臺媒看三聯24小時書店:誠品經驗無法複製
編輯: 李琳 | 時間: 2014-05-04 10:57:1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誠品書店多年來在台灣培養出不少白領階級會員。(旺報資料照片)
台灣《旺報》4日報道説,三聯書店率先成為北京第一個24小時書店,總經理樊希安坦言這樣的經營想法,是受台灣誠品書店啟發。
報道説,24小時書店是否能成功,兩岸書店業者都在看:“誠品經驗是否能複製?”
報道説,台灣風景之一的誠品儼然成為香港、大陸觀光客的指定行程。誠品始終強調的是“生活方式”,很多讀者利用深夜逛書店,更多時候是為了可以靜靜地看書、挑書,而“誠品經驗”除了24小時不打烊,更落實在空間的設計、燈光的調整,乃至“看到飽也不會被異樣眼光打量”的“人味”。
據統計,誠品的主要消費群是白領階層,而它的轉虧為盈,雖然是因為開始經營複合商城,但圖書仍是品牌、品味的最大象徵,並因此培養出一批“不在乎買貴”的忠實會員。
報道稱,儘管大陸的書店向誠品取經總是不忘多元、複合商場經營這一環,但誠品複合商場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先讓自己的書店美學風格達到達一無二,並培養一批忠實白領支持,向外擴展出與其他商場無可複製或取代的定位。
報道援引台灣文化評論者王幹任的話説:“單純的複合商城,是沒有競爭力的。”若消費者無法從心裏認同品牌形象,最後可能在實體書店轉轉,享受空間提供的美好體驗,然後務實地回家上網買便宜的書。
報道指,誠品的成功,在漂亮的裝潢、友善的服務態度,或複合式商場之外,重要的是“做了許多賠錢生意”,例如舉辦大量文化活動。因此誠品經驗,僅能參考,但無法複製。
新聞推薦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
- 時評|不妨聽聽臺商怎麼説2025-04-22
- 臺積電披露,美國工廠大虧2025-04-22
- “兩馬”跨境電商直航航線開通一年總貨值逾3億元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