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在香港:以歷史啟迪當下

4日清晨的細雨中,19歲的李佳斌覺得自己仿佛置身北京:香港金紫荊廣場進行的五四升旗禮,在數千名青少年的注視中圓滿完成。這個自2006年舉辦至今的香港紀念五四青年節標誌性活動,也讓5時10分便早早起床的李佳斌感到不虛此行。

 

“五四運動的精神對香港青年人很有價值,應該以歷史來啟迪當下。”就讀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專業的李佳斌説,“很多香港學生抱怨生活上的困難,但如果回到95年前,面對國家將被淘汰和滅亡的命運,我們會發現現在面對的問題只是皮毛。”

 

作為以青年學生為主的一場運動,1919年發生在北京的五四運動,其精神的核心內容被概括為“愛國、進步、民主、科學”。儘管距離遙遠,它對香港仍具有相當影響。

 

史料顯示,五四運動消息傳到香港後,香港市民愛國情緒高漲,中區到處出現傳單,把日本貨品拋棄以示抵制。在香港報刊的廣告上,也出現了許多愛國漫畫。

 

95年後,香港各界對五四運動的紀念同樣熱情。除升旗禮外,“弘揚五四精神、共圓青春夢”五四菁英論壇暨慶祝五四青年節聯歡晚會、香港政協青年聯會成立典禮及以青年人為主體的“夢想舞臺2014”宣傳活動,共同構成了香港青年人的五四節目表。

 

“五四青年節實際上已固定成一種文化符號,象徵著對國家命運的擔當,對社會問題的激情破解,對各行各業的喚醒與創造。”香港政協青年聯會副會長陳丹丹説,這個節日其實包含兩層含義:一是紀念五四運動,一是作為青年的節日,兩者共同構成了包含深厚歷史與現實內涵的精神原動力。

 

在陳丹丹看來,五四精神中對香港年輕人最重要的部分是愛國,“因為我們都是黃皮膚,應該更加團結”。

 

香港學生發展委員會主席謝曉虹持有同樣觀點:五四精神第一個核心的元素就是愛國,這種國家情懷對香港年輕人來説特別重要。

 

相關研究者認為,五四運動對香港的影響主要在於政治與愛國層面,其也成為香港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香港與內地人民同心愛國的歷史見證。

 

不可忽略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香港人對五四運動的深層次意義並不十分了解。“由於歷史原因,當時香港的港英政府不敢講這段歷史,導致一些人對這一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並不十分清楚。”香港國民教育促進會主席姜玉堆説。

 

事實上,五四運動在香港真正開始被規模紀念和繼承,要延至上世紀30年代末期南下文人進入香港後。

 

金紫荊廣場展板上關於五四運動的描述,其實可做回答與借鑒。香港已經回歸祖國,上世紀初中國青年學生那種“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在香港更顯得適用。

 

每年紀念5月4日的還有當天度過生日的香港理工大學英文係研究生趙艷紅。來自內地的她參加了五四菁英論壇,並邀請了幾位香港本地朋友一起參加。

 

“大家都很認同和尊重五四精神中的思想包容、實事求是、積極進取和不斷探索。”趙艷紅説,這些精神無論在過去、現在和將來,無論對內地學生還是香港學生,都會激勵大家不斷前行。(牛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