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中國—東盟(10+1)文化部長會議上的發言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5-06 11:01:29 | 來源: 中國文化報 |
文化部部長 蔡 武
(2014年4月19日)
2012年,首次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在新加坡成功舉辦,標誌著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機制正式建立,雙方文化合作邁入了嶄新階段。今天,我們再次齊聚一堂,召開第二次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共商雙方文化關係發展大計,相信會議必將達成廣泛共識,取得豐碩成果,為中國—東盟文化領域務實合作穩步推進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中國與東盟國家地緣相鄰、文化相通、血脈相親,雙方之間有著特殊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友好情誼。過去23年裏,中國—東盟關係從建立對話、睦鄰互信到戰略夥伴,雙方互信不斷加強,合作日益深入。尤其是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中國與東盟攜手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開創了合作的“黃金十年”,正昂首邁向新的“鑽石十年”。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東盟文化關係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超越雙邊範疇,成為東亞區域文化合作的重要支柱和強大動力。作為中國—東盟文化關係發展的親歷者,我和我的同事們為能共同參與這項偉大而神聖的事業而倍感榮幸。回顧我們共同走過的道路,我對中國與東盟的區域文化合作有以下幾點突出的感受:
一、機制化建設日臻完善,使文化對話與合作有序推進
在各位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東盟區域文化合作機制化建設不斷完善,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層次日益提高,推動打造了許多輻射面廣、影響力大的文化合作品牌項目,也提升了區域文化的整體競爭力。2012年5月,首次中國—東盟文化部長會議在新加坡召開,中國與東盟之間第12個部長級會議機制正式建立,實現了重大突破。中國—東盟文化(産業)論壇自2006年起已成功舉辦8屆,交流與對話的領域從文化産業拓展到文化藝術、非物質文化遺産、公共文化服務、文化人力資源培訓等諸多方面,論壇的層次不斷升級,內涵不斷充實,成為以專業領域為依託的重要區域文化交流與合作的機制與平臺。
二、文化交流的體量突飛猛進,以務實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文化交流是形成區域共同意識和構築互信關係的基礎。作為中國—東盟關係的重要領域,中國與東盟的文化對話與合作的成就有目共睹。2005年,雙方正式簽署了《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成為中國與區域組織簽署的第一個有關文化交流與合作的官方文件。此後,中國—東盟文化合作加速發展,不斷走向務實,取得積極成果。中國與東盟和東盟各成員國之間通過部長級會議、論壇研討、人員交流、思想對話、藝術節、展覽等形式,開展了官民並舉、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合作與對話,提升了雙方文化關係的水準,增進了雙方對彼此文化的了解、尊重和欣賞。特別是雙方共同舉辦的“歡樂春節”活動,品質明顯提升,形式不斷創新,規模逐漸擴大,已成為本地區文化交流的品牌和旗艦項目。
三、思路更加開放,彰顯包容互鑒的時代精神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和東盟的多元文化在相互尊重、相互影響中融合演進,實現深層次的互通共鳴。在東盟與中日韓(10+3)、東亞峰會(EAS)等東盟主導的機制框架下,中國與東盟緊密合作,以開放的胸襟和積極的姿態,加強與其他國家和地區之間的對話與互動,在亞洲藝術節等國際和地區文化合作平臺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和東盟在傳承與發揚本地區文化的基礎上,吸收和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使自身不斷得以充實和提升,既維護了區域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也順應了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時代潮流。為實現東亞共同體建設的長遠目標,增進本地區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與欣賞,開闢了更加廣闊的空間。
四、如何在發展中不斷迎接新的挑戰,是我們面臨的課題
一是如何發揮民間的活力。民間是文化藝術孕育和發展的豐厚土壤和不竭源泉。開展文化交流需要充分調動民間的積極性,鼓勵民眾廣泛參與,把文化發展的戰略規劃和人民的需求和關切結合起來,探索符合本地區特點並兼顧廣大群眾利益的道路。
二是如何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的發展相結合。現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不僅為人類的生産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也為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提供了更大舞臺。我們應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牢牢把握新媒體、新技術給文化藝術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在創新中讓傳統文化得以煥發新生,得以持續發展。
三是如何解決區域文化合作系統化的問題。中國與東盟在文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亮點紛呈、但仍存在統籌規劃不足、深層次思想文化交流比例不高等問題,亟須制定一個富有前瞻性的指導文件,使雙方的交流更趨常態化和系統化,提升雙方文化合作與對話的深度和廣度。
去年是中國—東盟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0週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去年10月一個月內先後成功訪問東南亞,提出了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和“2+7合作框架”等重大倡議,為雙方關係的未來鋪就了路線圖。文化合作是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後雙方可在剛才的10+3文化部長會上我們提出的六個倡議基礎上,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辦好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在交流中加深了解,增進互信。
2014年將是中國與東盟文化工作者忙碌而充實的一年。中國與東盟領導人共同選擇以文化交流的方式開啟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第二個10年,這一富有戰略遠見的重要決策為雙方的文化關係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是中國與區域組織共同舉辦的第一個文化交流年。為慶祝文化交流年的舉辦,中方由文化部牽頭,成立了16家部委組成的中方組委會,將與東盟方一道,舉辦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系列文化交流活動,展現中國與東盟各國的悠久歷史與燦爛文化,夯實雙方關係的民意基礎,為建設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做出應有的貢獻。
不久前,2014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在北京成功開幕。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總統吳登盛、中國—東盟關係協調國泰國總理英拉專門發來賀信,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與東盟輪值主席國緬甸副總統吳年吞共同出席了開幕活動。東盟秘書長黎良明、東盟各國政府文化代表團團長、東盟各國駐華使節、中國—東盟中心代表與中國文化部、外交部等中方組委會成員代表一同出席了有關活動。開幕活動的舉辦得到了東盟各國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中國文化部和文化交流年中方組委會,對各位同事表示衷心感謝。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相信開幕活動的圓滿成功將為全年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截至2014年4月,中方統計的納入文化交流年框架內的交流項目有150多項,包括會議、演出、展覽、人員培訓與交流、新聞、影視、出版、體育、旅遊、宗教、青年交流等各類活動,以及“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海外文化中心活動與建設、“歡樂春節”等專題活動。雙方將在此基礎上確定重點項目聯合清單。中國文化部已通過東盟秘書處與東盟方共同商定了文化交流年的標識和宣傳語“同享文化、共創未來(Our Culture,Our Future)”,將在全年活動的實施和宣傳中統一規範使用。希望雙方就聯合清單中的“中國—東盟文化論壇”“東盟最好的表演藝術展演—中國主賓國”等重點活動做好宣傳,以擴大影響。緬甸副總統吳年吞閣下出席文化交流年開幕活動時表示,文化交流年閉幕式將於今年下半年在緬甸舉辦。中方將全力配合東盟方辦好閉幕式等重點活動,增進各國人民的互信與友誼。
第二,落實文化合作行動計劃,在合作中互通有無,形成合力。
2012年5月,在新加坡舉行的首次中國—東盟(10+1)文化部長會議提議,在文化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基礎上,著手制定一份文化合作中期規劃。2013年10月,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倡議,中國和東盟雙方共同制訂文化合作行動計劃。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2014—2018)》將在本次會議上審議通過,成為雙方開展文化對話與合作的指導文件。
雙方可在《行動計劃》的框架內,開拓思路,大膽嘗試,以創新的精神共同開闢文化交流的新道路。可加強文化領域內科技成果應用方面的合作,增加文化交流中的科技含量,實現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要不斷激發雙方民間的活力,使廣大人民廣泛參與並從中受益。對於中國—東盟文化論壇等現有比較成熟的、有延續性的項目,可考慮由單方主辦變更為中國和東盟雙方共同主辦,融入雙方共同的智慧,以碰撞出更多思想的火花。
第三,加快文化交流的平臺建設,以文化中心為窗口,搭建溝通的橋梁。
近年來,在中國和東盟領導人的高度關注和雙方文化主管部門的積極推動下,中國在東盟國家設立文化中心的步伐不斷加快。曼谷中國文化中心自2012年11月揭牌以來,策劃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泰國民眾全方位了解中國提供了直觀便捷的途徑和渠道,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於2012年12月開始施工,計劃於今年年底竣工啟用。中老雙方于2012年7月簽署了兩國政府《關於在老撾設立中國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預計今年年底揭牌。中越兩國政府于2013年6月簽署了互設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下一步將儘快簽署互設文化中心協定。中緬兩國文化部正就互設文化中心的諒解備忘錄草案進行密切溝通,爭取在今年年內簽署。2013年11月,我率團訪問印尼期間,兩國文化部簽署了互設文化中心的聯合公報,雙方同意將在適當的時候簽署諒解備忘錄。
交流,意味著除了接收,還要創建;除了傾聽,還要表達;除了引進,還要推廣。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對全面推進中國與東盟之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搭建了穩定的平臺和便捷的橋梁。中方願與東盟國家共同努力,推動互設文化中心的建設,使其成為中國與東盟區域文化合作網絡的有力支撐,以及增進雙方民眾之間相互了解與友誼的心靈之窗。
第四,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廣闊平臺上加強協作,延展友誼。
中國與東盟國家山水相連、隔海相望,深受海洋文化的滋養與饋贈。擁有兩千多年曆史的“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與東盟各國和平友好的歷史見證。去年10月,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訪問東南亞期間,都提出了中國願同東盟等周邊國家加強海上合作,發展好海洋合作夥伴關係,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人文交流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點領域之一。中國與東盟海上合作基礎紮實,潛力巨大,攜手推進“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對雙方都是重要的發展機遇。
中國願與沿線東盟各國開展人文領域的務實合作,秉承和弘揚“和平、友誼、合作、發展”的絲路精神,充分挖掘“海上絲綢之路”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構築“海上絲綢之路”文化圈。可考慮舉辦專題文藝演出、文物展覽、海洋文化節等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共同梳理“海上絲綢之路”史料和遺跡,聯合開展相關學術研究,共同推動雙方海上合作取得更多成果,實現和諧相處、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親望親好,鄰望鄰好。我們高興地獲悉,東盟共同體建設取得積極成果,其中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成績突出,這與在座各位的努力密不可分,在此向東盟各國朋友們表示衷心祝賀。當前東盟正在向2015年建成東盟共同體的目標做最後衝刺,並已啟動後2015願景規劃。希望今後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繼續領跑三大支柱共同體建設的進程。中方一貫支持東盟推進共同體建設,願根據東盟社會文化共同體建設的需要,不斷調整中國—東盟文化合作重點和方向,使合作有利於雙方共同發展,把“中國夢”與“東盟夢”相結合。中方將與東盟方共同努力,使雙方成為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
世界各國的文化是萬紫千紅的百花園,需要文化工作者的悉心呵護與灌溉。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相信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中國—東盟文化百花園一定會更加絢爛多彩,為促進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深入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為中國和東盟各國人民帶來福祉。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