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關搗毀冒牌米集團 拘捕4男1女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5-06 14:58:48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左三)昨日到海關總部,正式報案及交信,冀海關儘快跟進事件,以免更多市民“中招”。
新華網訊,據香港《文匯報》報道,有香港市民投訴有不法商人以平價作招徠,于屋鷙內售賣冒牌劣米,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王國興5日到海關總部正式舉報,以免更多市民“中招”。
香港海關於同日宣佈,瓦解一個冒牌米集團,並檢獲7包25公斤裝懷疑冒牌金鳳米,價值約2000元;又在元朗一個貨倉,搜獲41包高級泰國米及300包低價泰國米,相信集團將高、低價米混合後,重新包裝出售。海關於行動中拘捕主腦在內的4男1女,年齡介乎36歲至55歲,當中3人是一家人,分別是父母及兒子。
王國興昨聯同東區區議員趙資強及筲箕灣耀東鷙居民,到海關總部遞信,以及將另一包疑冒牌“金鳳牌”泰國金香米交予海關化驗,其後與海關就冒牌劣米事件開會。有當區居民表示,懷疑冒牌米煮熟後發現米質與味道均與平日在超市購得的不同,但單憑肉眼,根本難辨真偽。
趙資強于會後表示,海關證實懷疑該冒牌“金鳳牌”泰國金香米摻雜另一種泰國最差劣的米,而非其他物料。他引述海關指,已聯絡有關金鳳批發商了解事件,對於昨日遞交的疑似假米將會作化驗,有結果後會通知他們。
涉制假商標米袋 多售餐廳雜貨店
海關昨在元朗逢吉鄉一個倉庫,檢獲7包懷疑冒牌金鳳米,共重130公斤,同時又檢獲41包真的金鳳米,以及300包來自泰國其他牌子的低價米,並瓦解一個冒牌米集團。海關表示,4個月前接獲舉報,追查後破獲該個集團,相信該集團已活躍數月。
根據調查所得,海關相信有不法商人,涉嫌利用印有偽造商標的米袋,混雜正貨米及次等米冒充正牌貨品,重新包裝再出售,主要供應茶餐廳及雜貨店,亦有售予屋鷙居民,意圖以較低廉的成本,謀取更高利潤。
正牌米修長 冒牌較粗圓
海關版權及商標調查科高級監督李漢華指出,所有檢獲的米俱屬泰國製造,倉內有注米機,相信不法集團將正牌米與平價米以一比一的比例混合,並以每包300元出售,成本則為200元。他指出,包裝上“日月年”的字眼,冒牌米會較整齊,正牌米包裝上的字較歪斜。此外,正牌米外形較修長,冒牌米較粗圓,飯香不持久。
海關在行動中拘捕4男1女,包括集團主腦,所有涉案人士現正保釋候查。李漢華呼籲市民,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切勿光顧流動商販,如有懷疑,應儘快向海關舉報。
根據《商品説明條例》,任何人出售或管有應用偽造商標的物品作出售用途,可被檢控,最高刑罰為監禁5年及罰款50萬元。市民如發現有任何侵權活動,可致電海關24小時熱線2545 6182 舉報。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