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消除誤解偏見 香港須尋回太平山下的溫情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5-09 11:32:19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上了年紀的人都知道,香港同胞在內地的歷次賑災中伸出援手,表現出血濃于水的情懷。太平山下的溫情,包含了一種獨特情感,一種好善樂施的美德,彼此關愛和包容。
不久前,一位老教授感慨嘆息:太平山下的溫情,也是香港核心價值的一部分,如今社會上見到的多是摩擦、抗爭,昔日的溫情不知哪去了!老教授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在香港大學講授歷史數十年。作為歷史學者、香港發展變遷的見證人,這番話,自然是有所指的,是對香港一些政客和一些青年人整天叫嚷“抗命”、“佔中”的批評,也讓人聯想到近日鬧得沸沸颺颺的“小童便溺”風波。兩件事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都反映出香港一些人情緒上的躁動——丟棄傳統美德,充滿誤解和猜忌。
種種跡象都在説明,香港社會一些人從其政治利益出發,在香港與內地兩地關係問題上,總是把年輕人擺在臺面上,而自己卻在背後或煽風點火,或推波助瀾,製造摩擦,激化對立情緒。久而久之,太平山下的溫情自然也就被一些人攪動得失去原有的光鮮。
年輕人有激情,有抱負和理想,但是絕對不要被人引誘誤導而走向社會主流的反面,不要喝著內地滾滾而來的東江水,卻做出親痛仇快的事情,不要享受著《基本法》帶來的民主自由而做挑戰中央政府的事情。溫情是香港核心價值的一部分,社會要尊重歷史沿革,愛國家,愛香港,遵紀守法,消除誤解偏見,學會尊重和包容,尋回太平山下的溫情,使其光彩依然,而不是相反。
——香港《文匯報》發表署名崔寧的文章《“便溺”風波小事化大 太平山下溫情去了哪?》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