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兵的黃埔情結 ——訪福建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王強

王強在辦公室

王強和會員召開座談會

 

今年是黃埔軍校建校90週年。自1924年創辦至1949年遷往台灣,黃埔軍校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民族戰士,在抗日戰爭中立下不朽功勳。近日,記者走訪了一位黃埔老兵。他參與過抗日戰爭守護祖國大西南,他當過著名“間諜”吳石的秘書,他年過九旬仍堅守崗位,他就是福建省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王強。

 

臨危受命捍衛民族大義

 

王強出生於1921年,父親是國民政府官員,就職于京漢鐵路局,後調往南京交通部任科長。王強祖籍福州,生於北京,隨父親來到南京城,並在當地上學至初中畢業。他還有一個姐姐,兩個弟弟。抗日戰爭打破了這一家人的寧靜生活。1937年,日本在淞滬戰場上取得勝利後,直逼南京。此時南京的政府機關、學校及相關企業紛紛西遷。王強一家也踏上了撤退的征程,先到武漢,後至長沙、柳州、貴陽,最後輾轉到重慶。路過貴州的王強在國破家亡時毅然決定參軍入伍,投奔黃埔軍校。當時黃埔軍校在貴州獨山縣設立第四分校,他就成了該校第十七期學員。

 

1940年9月,他正式入伍成為黃埔軍校學員,經半年整訓後被分到野戰炮兵科,兩年後畢業。他成績優異,被選送到貴陽市防空學校甲種高射炮兵隊繼續深造。一年後,他以第二名的成績留校任教,擔任培訓後期學員的少尉分隊長,同時也擔負貴陽市南區對空作戰任務。

 

當時日軍為了切斷內外兵力的相互援助,大舉進軍西南邊陲,重點攻打重鎮貴陽。日軍常以空軍作掩護,空襲貴陽城區。“每次接到空襲電話,我就帶領戰士們趕到學校旁邊的小山坡上準備,等日軍飛機一到,我就下令讓他們打,劈劈啪啪,飛機陣型一下子就亂了,都轉身就跑。兩年下來,每次都打跑日軍飛機,我們保證了貴陽城平安無事。”提到當年的事跡,王強有些興奮地説。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取得勝利,貴陽市軍民舉辦慶祝大會,王強最後一次命令自己的小分隊開炮。這次用的不是炮彈,而是照明彈。數十個照明彈在空中形成巨大的V字,象徵著一個飽受欺辱的民族站了起來。王強也為這份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顆黃埔心 兩岸骨肉情

 

王強退休後一直從事福建省外聯工作,擔任福建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副會長、會長。如今93歲的他仍擔任會長職務。而福建省在世的黃埔老兵大多都年過九旬。身為會長,逢年過節,他常常親自帶隊到黃埔校友家中拜訪,併為其解決生活上的困難。

 

其實,更讓王強牽掛的還是海峽對岸的黃埔校友。和他同期的部分戰友隨蔣介石到了台灣,一別就是半個多世紀。從事黃埔同學會聯絡工作近20年來,老人還保持與台灣黃埔校友的聯繫,逢年過節相互發賀卡和信件,傳遞彼此的掛念與祝福。提到台灣黃埔校友時,他仍能清晰地描述接待的各種場景。

 

1991年黃埔校友葉昌育回大陸探親,王強到機場迎接,當時的一幕讓他至今記憶猶新。“他下了飛機後,跪在地上捧著土聞,旁邊人以為他摔倒了,趕緊扶起來。他捧著土説,終於聞到故土了,終於回來了。”王強説。葉昌育是福建人,擔任過駐守金門的高級將領。“那個時候,金門和廈門兩邊經常開炮,他回來後説,我在金門的時候經常交代士兵開炮不能打到廈門城內,只能把炮彈打到沙灘上。”王強説。

 

老人每天都會關注關注島內情況,除了通過新聞外,還從台灣黃埔同學口中得知。2008年台灣選舉,老人一週幾次和島內校友通話了解選情。馬英九當選後,他還持續跟蹤其執政情況。島內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老人的心。

 

與台灣黃埔校友聯絡多年,他一直想登島拜訪。他第一次登島還是1945年的相親之旅,如今已隔69年。2011年,應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的邀請,王強召集福建黃埔同學會成員準備赴臺參訪,但由於成員年紀普遍偏大,旅行社不願承擔風險,因此作罷。這也成了他的一塊心病。

 

永不凋謝的黃埔魂

 

王強有隨手做筆記的習慣,隨身攜帶筆記本。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習慣性地將筆記本擺放在面前,時不時翻閱,幫助回憶。記者看到,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老人的工作日誌,部分是通訊錄。然而不少人名和電話已經被劃掉。原來,老人筆記本上記的是黃埔校友通訊錄,每去世一個,他就劃掉一個。如今,每頁通訊錄上都被劃了不少。每劃掉一個名字,對老人來説都是一次巨大的心理衝擊。

 

據統計,90年代後期,福建省內的黃埔學員有960多位,如今已經不足百人。福建省黃埔軍校同學會在台灣有四個顧問,前文提到的葉昌育就是其中之一。前些年,老人還時常與他們保持聯繫,了解島內實況。隨著年歲增大,兩位顧問相繼離世,其中一位長期住院,言語困難。另外一位身體不適,聯繫也稀疏了。看著身邊的老戰友相繼離去,老人心中有種説不出的苦澀與悲涼。

 

如今,隨著黃埔校友相繼離去,福建省黃埔同學會正面臨後繼無人的難題。老人已經多次連任會長,年過九旬仍忙於黃埔同學會事宜。他説,正是黃埔精神支撐著他一路走來。黃埔同學會後繼無人正是他所擔憂之事,他期望兩岸黃埔校友的後代能夠傳承黃埔精神,繼續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作貢獻。(海峽之聲網訊 記者吳艷林、黃亞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