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闡釋中國“海洋觀” 回應外界重大關切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6-23 09:44:49 | 來源: 中新社 |
“李克強總理的演講將中國海洋觀歸納為三大關鍵詞——和平、合作、和諧,回應了外界對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目標的重大關切,即中國走向海洋,不走西方列強爭奪海洋老路,而是追求海洋可持續發展,與國際社會攜手建設和平之海、和諧之海,這具有歷史性、開創性意義。”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高度評價李克強20日在希臘發表的演講。
20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中希海洋論壇,併發表題為《努力建設和平合作和諧之海》的演講。在希臘這樣一個海洋文明的發源地,中國總理的演講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被視為中國“海洋觀”的宣言。
王義桅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李克強的演講闡明瞭中國特色的海洋觀,既有效回應中國面臨的東海、南海挑戰,又表達中國走向海洋、和平利用和開發海洋的新理念以及中歐海洋合作的新期許。“和平、合作、和諧“三大關鍵詞,實際上從三個方面回應了國際關切,即中國如何解決海洋爭端、中國走向海洋的方式,以及中國利用海洋的觀念。
李克強在演講中強調,“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決反對海洋霸權,致力於在尊重歷史事實和國際法的基礎上,通過當事方直接對話談判來解決雙邊的海洋爭端和糾紛”。王義桅表示,在當下中國與周邊國家在釣魚島、黃岩島等島礁之爭不斷的背景下,外界會有疑問,中國在遇到現實利益的時候如何平衡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擔心中國能否將和平原則一以貫之。此次總理在闡釋中國“海洋觀”時,把“和平”放在首位,足見中國的誠意和決心,這不僅是基於中國的傳統基因,也是沿襲習近平主席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60週年紀念活動講話上對“和”文化的解讀。
“合作”則回答了中國走向海洋的方式。
王義桅指出,當中國提出建設海洋強國時,外界不免擔心中國是否要動用船艦航母來實現這一目標。總理的演講旗幟鮮明地回應了中國將採取“合作”方式而非單打獨鬥,像某些國家所做的那樣去跟人家拼裝備,總理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了比雷埃夫斯港會成為中國到歐洲的重要門戶。王義桅表示,中國通過希臘比雷埃夫斯港口開啟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達歐洲腹地,比傳統的絲綢之路縮短7到10天時間,是中國-中東歐合作的橋頭堡。由此可見,希臘已經成為中國融入歐盟乃至全球經濟的一個重要支點。中國如此重視歐洲,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為應對新一輪全球化挑戰、經營歐亞大陸一體化的大戰略驅使。
“和諧”是對中國利用海洋觀念的回應。當外界關注點在於中國是否會把不可持續發展方式從陸地帶到海上來,李克強的表態“在開發海洋的同時,善待海洋生物、保護海洋環境”、“人海合一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大道”,無疑是對此的最好回答。
著有《海殤》一書的王義桅認為,東方的大河文明正在走向海洋,而西方的海洋文明正在轉型,中國要建設海洋強國,不能停留在學習、追趕的層面,更須引領“海洋時代2.0”的來臨。李克強總理此番中國“海洋觀”的論述,正是提煉創新了世界的海洋文明觀,是一種新的文明的範式,體現了中國的能力和擔當,具有開創意義。
中新社北京6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