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東解讀張志軍訪台:傾聽對話、增進互信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6-24 10:24:1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社科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朱衛東23日在北京表示,張志軍以國臺辦主任身份首次訪問台灣,不同於以前大陸很多省部級幹部訪問台灣,他是對今年2月份台灣陸委會負責人王鬱琦來訪的一次回訪,表明兩岸事務主管部門常態化溝通聯繫機制的建立和正式運作。
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將於本月25日至28日應邀訪問台灣。朱衛東23日接受中國新聞網視頻訪談,解讀此次參訪相關問題。
張志軍訪台可傾聽多元聲音
朱衛東指出,在台灣目前的政治氣候下,張、王能夠二度在台灣會晤,本身就是一個指標性事件,掀開了兩岸關係發展史上的新頁。張主任不需要背負太多任務,就是多聽多看,像走親戚一樣,去“台灣走透透”。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能坐下來談,並且持續地談下去,發揮國臺辦和陸委會兩部門常態溝通機制的作用,對兩岸關係發展將會産生深遠影響,因此,不能簡單地將此次參訪有沒有達成什麼協議、有沒有什麼聲明作為評價指標。
談到張志軍此次參訪行程未包括台北市,而是去台灣中南部的一些城市,朱衛東指出,張主任此次訪台定位就是一個走基層的“傾聽之旅”,更多的是想聽聽台北以外的觀點,聽聽中南部的聲音,相信下一次訪台也會去台北。
朱衛東認為,第二次“張王會”也會展開一些宏觀政策性的對話,以及一些涉及兩岸事務主管部門的業務事宜,比如兩會互設辦事機構等問題。
朱衛東表示,國臺辦主任第一次實地參訪台灣,可以近距離傾聽台灣社會的多元聲音,有助於大陸對臺政策更加貼近島內民意,也有助於台灣民眾全面了解和把握大陸的對臺政策,這種雙向溝通具有實質效果。從張主任首次訪台行程的安排來看,無論是形式還是內容,都預示著一個成功的開始。
民進黨的轉型之路能走多遠待觀察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對張志軍訪台表示歡迎,並願在不設前提下會面,張志軍此次訪台也將與民進黨籍市長陳菊會面。對此,朱衛東指出,民進黨的做法與過去“逢中必反”相比要理性務實,蔡英文的態度與以前發動群眾圍攻陳雲林時的“暴力小英”相比,也是一個進步,希望民進黨的轉型步伐能夠走得更遠一點。
朱衛東表示,民進黨的這種變化,到底是出於對過去“逢中必反”做法的唾棄,還是因為馬上面臨選舉季,需要裝裝樣子,做出姿態以便更好地騙取選票;即,蔡英文是真變還是假變,現在還要打一個大問號。因為過去的經驗顯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轉型常常無疾而終,總是給外界玩假的印象。
朱衛東認為,民進黨內要求調整兩岸路線、凍結“台獨黨綱”的聲音一直存在,有時還很大,但是在轉型問題上,民進黨主席特別是民進黨“大選”參選人的態度很關鍵,也就是説,蔡英文是否有意願、有意志去調整“台獨黨綱”十分重要。目前看,儘管蔡英文比以前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去推動民進黨轉型,但是蔡過往的記錄使外界對她信心不足,甚至不抱幻想。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蔡英文若繼續玩假的,民進黨重返執政的“最後一里路”會走得很艱難。反之,若蔡能帶領民進黨“凍獨”乃至“棄獨”,不僅對她個人、對民進黨都將是一個非常大的歷史性機會。在民共關係正常化方面,民進黨應自拆高門檻、放棄“台獨”、認同一中,才能為民共建立政治互信創造條件。
張志軍訪台不會討論“習馬會”
近期,有台灣媒體分析指出,張志軍訪台後,王鬱琦可能又會訪問大陸,為“習馬會”創造條件。對此,朱衛東表示,“張王”二度會面,在目前的政治氛圍下,應該不太會去討論一些特別敏感的問題,比如“習馬會”問題。
朱衛東指出,其實大陸對兩岸領導人的會面一直持積極推動的態度。因為兩岸領導人的會面如果能夠實現,將是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也預示著兩岸關係發展將更上層樓。當然兩岸領導人的會面,涉及到身份、場合、議題、成果等諸多問題,需要細緻地處理。在目前的情況下,兩岸雙方的認知還有一些落差,需要增強互信。
朱衛東表示,今年APEC“習馬會”實現的可能性不大。不僅因為時間比較趕,更涉及到很多複雜的難題,目前雙方還沒有形成共識。(完)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