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智庫組織:很多人高估了“自由行”對香港影響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6-27 10:40:37 | 來源: 中新社 |
香港智庫組織“黃金五十”創辦人林奮強26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説,很多人高估了內地“自由行”對香港的影響。
“自由行”自2003年7月推出以來,以“自由行”身份赴港的內地遊客數量每年遞增。對於有人將香港近年的擠擁問題歸咎於“自由行”人數太多,林奮強並不認同,他反問:“‘自由行’現時平均每天有30萬人,佔香港總人口約4%,會不會令到我們的鐵路擠塞,帶來很嚴重的影響?”
林奮強又以在香港工作的外籍家庭傭工為例,指出總數加起來也超過30萬人,這些外傭習慣在週六、週日走到街上聚集,也沒人説造成阻礙或帶來影響。
對於香港市民切身感受到的擠擁問題,林奮強作出了仔細分析,認為不少人都將問題聚焦在“自由行”,而忽略了一些客觀事實。他舉例説,自1997年香港回歸以來,內地移居香港的人超過百萬,所以很容易令人錯覺香港“一街都是‘自由行’”。
他又舉例,香港推行的長者乘車優惠,令長者外出意欲提升,這裡每天涉及約70萬人次,相等於“自由行”的兩倍多。所以,當有人説很多“自由行”令到香港很擠擁時,市民很容易錯覺滿街都是“自由行”,而沒有細心想想,是什麼原因令到街上的人數增多。
當日,香港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舉行“香港旅遊發展‘危’與‘機’”研討會,作為講者之一的林奮強認為,香港過去幾年的低失業率,是“自由行”製造出來的景象,不單工作多了,市民的工資也增加,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人減少,這是過去數十年少見的,“自由行”對香港帶來實質好處。
工聯會旅遊聯業委員會主席林淑儀指出,訪港內地旅客雖然持續增加,但香港回歸17年以來推動旅遊基建及配套卻停滯不前,出現的困跼踀使近期市民關注香港接待能力不勝負荷。她指,鄰近地區看準內地旅客外遊需求,正極速推動旅遊業以分一杯羮,香港仍只滿足眼前,只會被其他地區超前。
林淑儀説,近期種種警號令香港不得不居安思危,包括4月份零售數據下跌9.8%,端午節3日假期與去年同期內地訪港旅客人數下跌。此外,新加坡多項旅遊基建落成,澳門旅遊後勁淩厲,再加上珠海長隆海洋王國的啟用等等,與香港旅遊業正面交鋒,香港旅遊業面對的危機正逐步浮現,實在需要正視。
與會者都認為,香港應從速為旅遊業訂出長遠發展藍圖,增加旅遊基建及配套,市民亦應回復以往“好客之道”,攜手扶助香港旅遊業“轉危為機”。(中新社香港6月26日電(記者 梁今)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