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最早叫“湯餅”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7-10 16:02:11 | 來源: 新快報 |
考古發現與史料證明,麵條起源於中國,已有四千多年的製作食用歷史。
在中國,最初所有麵食統稱為餅,其中在湯中煮熟的叫“湯餅”,即最早的麵條。漢劉熙《釋名·釋飲食》中有索餅;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記有“水引餅”,是一種一尺一斷,薄如“韭葉”的水煮食品;麵條的形狀最後定格為長條。
到宋代,湯餅也改稱為麵條(唐時叫“不托”)。麵條的這種樣子,使人的聯想“因勢賦形”,把面與生日、壽誕聯繫起來。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同玻利維亞總統阿爾塞就中玻建交40週年互致賀電2025-07-09
- 國家發改委:2021年至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平均達到5.5%2025-07-09
- 商務部:將8家台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09
- 國臺辦:第八屆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將於7月中旬在浙江舉辦2025-07-09
- “在北京,我看見兩岸青年在彼此的青春裏種下友好的種子”2025-07-09
-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今天在山東曲阜開幕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