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共産黨,感謝中央政府”—尼泊爾人後裔達曼人的心聲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7-23 12:23:42 | 來源: 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李鵬):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的吉隆縣,生活著一群尼泊爾人的後裔——達曼人。據説,他們是18世紀末清朝政府抵禦廓爾喀人的入侵時遺留在當地的戰爭遺民,至今已經繁衍了6、7代了。由於歷史原因,這群人長期沒有國籍,靠做工、打鐵等為生,基本生活沒有保障。2003年5月,達曼人正式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
在吉隆縣吉隆鎮西北方向5公里遠處的山坡上,坐落著一個由幾十間排列整齊的瓦房組成的村落。村子挨著公路,依山傍水,風景優美,這裡就是中國唯一的達曼人家鄉。吉隆鎮鎮長魏傳夫為我們介紹了達曼人的來歷。
鎮長介紹説:“我們這個村叫達曼村,據説是18世紀末清軍抵禦廓爾喀入侵時戰爭的遺民。他們的祖先有蒙古族、滿族、鄂倫春族等。吉隆山高林密,福康安大將獲勝後,一些老弱病殘、迷路的人就留了下來,沒有跟大部隊返回,他們在這裡與尼泊爾人通婚,至今繁衍已經有6、7代人了。現在全村共有49戶,178人。”
鎮長介紹説,過去達曼人游離在中尼邊境,靠做工、打鐵、給當地人背東西和打雜勉強度日。他們身份低下,住在牛棚或者森林深處的帳篷裏,沒人管也沒人問,常常是吃了上頓沒有下頓,小孩更是沒有機會接受教育。一直到2003年5月,達曼人才正式加入中國國籍,成為中國公民,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邊民補貼、義務教育等權益。國家先後投資700多萬元解決了達曼人的住房問題,併為他們分配了土地、奶牛等生産物資。談起現在的生活,33歲的村民達娃感慨不已。
以下是記者與達娃對話
“達娃:那時候沒有加入中國國籍,我們沒有戶口,上不了學,我現在都不認識字。現在的變化大得很,那時候沒有什麼吃的,現在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以前要租房子住,現在想要幾間就有幾間房子住,那時候真是窮得很。
記者:現在這是不是可以稱為您的家呢?
達娃:自己的家,肯定是自己的家,現在的生活很幸福。
記者:那您現在的心情怎麼樣?
達娃:心情很好!我希望將來我的三個孩子能好好讀書,將來讀到大學,找個好工作。”
我們的到來打破了村子裏的寧靜。孩子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好奇地打量著我們。
以下是六孩子與記者對話
“記者:你叫什麼名字?
男孩:我叫奔巴。
今年幾歲了?
今年14歲。
上幾年級了?
上六年級。
喜歡上學嗎?
嗯。(學的功課有)漢語、藏語,還有英語和數學。
你覺得功課難嗎?
難呀!
最喜歡上哪門課?
最喜歡上漢語。
為什麼?你覺得學漢語有用嗎?
嗯!有好多好多用處。”
達曼村村長洛桑現年44歲,雖然他的父母是從尼泊爾越境過來的,但他從一齣生就生活在吉隆鎮。洛桑説,過去達曼人是沒有國籍的邊緣人,現在,達曼人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是當家做主。
洛桑認為,“自從搬到了這裡,我們的身份變了,小孩可以上學了,國家還給了住房,許多比如低保、扶貧等扶持政策國家都優先考慮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幸福。以前都是伸手向國家要,希望今後能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能力範圍內,開個小商鋪,提高自己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準。”
如今達曼人的生活習俗已與當地的藏族區別不大,但也許是因為身世淒涼,他們的傳統歌曲卻沒有藏族歌曲的高亢嘹亮,婉轉中顯示出幾分悲涼。村長説,雖然曲調是祖先傳下來的,但歌詞卻是新填的,主要內容是感謝政府,感謝共産黨,讓他們的生活變了樣。記者在達曼村採訪時也看到,不管是他們住的房子還是家裏的立櫃、床等傢具,不管是電視機、電飯煲等生活電器,還是土地和暖圈裏的奶牛,都是由國家無償提供的。與十多年前居無定所的生活相比,達曼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還不富裕,但他們正在國家的扶持下,用自己的雙手,努力實現著自己的幸福。
新聞推薦
- 時政長鏡頭丨共“進”未來2024-11-04
- 中國走在了世界第一!今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有望突破30億2024-11-04
- 第136屆廣交會:小産業贏得大市場2024-11-04
-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産業博覽交易會閉幕2024-11-04
- 發團金門!福建遊客:親切又神秘,期待2024-11-04
- “60後”臺胞秦巴腹地覓鄉愁 紮根40載心安即為家2024-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