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台灣沒有本錢蹉跎 禁不起內耗空轉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4-07-28 16:14:47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台灣《旺報》28日短評文章稱,台灣立法部門本週又要開臨時會,除處理監察部門意權外,還有令人心急如焚的《示範區條例》、《監督條例》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等法案。但在綠營“逢中”必反及“恐中”情結未根除前,凡涉及兩岸的法案,在綠營一味杯葛下,恐怕還是難逃空轉內耗的命運。
分析稱,北京已看清並因應這個情勢。日前在西寧召開的兩岸關係研討會上,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周志懷開門見山説,台灣反服貿的“太陽花”學生活動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後,兩岸關係進入調整期,大陸對臺基本大政方針沒變,但在具體政策上有變化。
文章表示,過去6年兩岸簽署協議,海基會前董事長江丙坤最愛將協議比喻成高速公路,加快加大兩岸的往來與合作。有人則肯定這些協議對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的累積效果。無論如何,這些協議確實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並使之制度化。
分析認為,在服貿爭議及“太陽花”學生活動後,綠營為此模式築起路障,要求“先立法、後審查”,並且在《監督條例》中挾帶“兩國論”;如此一來,使朝野陷入立法爭議而無限期空轉內耗,通過兩岸新協議遙遙無期。
文章稱,綠營扭曲、利用“太陽花”活動效應在立法部門杯葛法案,阻擾兩岸關係發展,終會被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民意唾棄。
但台灣沒有本錢蹉跎,禁不起內耗空轉,我們呼籲兩岸一起來,很多有利兩岸經濟民生和增加政治互信的政策措施,不簽協議一樣能推動,民之所欲,能做的該做的就做吧!(中新網7月28日電)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