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轉動台灣經濟須跨越“三座大山”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4-07-28 16:00:06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台灣《經濟日報》28日社論表示,台灣經濟面對的問題錯綜複雜,既被多年的經濟沉疴壓得喘不過氣,又面臨紛至遝來的新問題、新挑戰,要領航台灣經濟向前轉動,必須化繁為簡,先行跨越橫亙于前的“三座大山”: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改變經濟成長模式及實踐經濟公平。
首先,參與區域經濟整合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一座大山。台灣以貿易立本,進出口貿易額高達本地生産總值的1.3倍,出口接近生産總值七成,維繫産品及服務的競爭力至關緊要,區域經濟整合快速發展,在大陸市場最大競爭對手韓國可能大幅侵蝕臺商市場。這些發展攸關台灣生存命脈,必須立即面對因應,不能須臾拖延。
分析指,和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無法分割的另一核心課題,就是兩岸自由貿易發展包括兩岸服貿協議、兩岸貨貿協議等後續推動,這牽涉到台灣經濟自主性及兩岸經貿究竟是“互補大於競爭”或“競爭大於互補”等根本問題,也是朝野及藍綠分歧對立的癥結所在。若回避此一爭議問題的處理解決,台灣仍將繼續陷於空轉,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也勢必淪為空談。
其次,改變經濟成長模式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二座大山。金融海嘯後全球金融及經濟劇烈變動,各國和各地區無不致力於經濟結構調整及産業轉型,美國經濟再起,歐盟逐步走出歐債危機,日本安倍三箭,大陸經改闖關,韓國、新加坡奮力求新求變等等,在凸顯全球經濟已進入到另一場重新洗牌的激烈“賽局”。
社論分析,台灣經濟成長高度依賴“台灣接單,海外生産”、“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模式,面對全球供需鏈大幅調整,經濟轉型壓力更大,改變經濟成長模式是不被淘汰的唯一途徑。但是,要從“效率驅動”走上“創新驅動”的成長模式,須大力推進經濟轉骨工程,調整産業結構。但知易行難,島內産業轉型升級速度遲緩,近來經濟好轉還是依賴代工出口訂單增加;改變經濟成長模式迄今仍是遙遠的目標。
再者,實踐經濟公平是台灣必須跨越的第三座大山。島內薪資停滯、房價高漲、稅制不公、世代剝奪等問題,反映所得分配日益惡化及經濟不公平,也成為經濟進一步開放及推動改革的最大阻力。近年當局以追求公平正義的各項改革,因配套不足、時機不對或選舉因素等考慮,多半途而廢或大打折扣,讓民怨激升,年輕一代對現況不滿更達于空前。所以,推動台灣經濟轉型也必須有實踐經濟公平的配套改革,才能凝聚共識,化解阻力。
社論認為,要跨越上述三座大山,當局應有面對改革壓力、承擔艱巨責任的決心與行動力,當然更須朝野捐棄成見,坦誠協商合作。我們希望朝野少點政治多點經濟,讓台灣經濟可以加速向前轉動。(中新網7月28日電)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