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報告:意大利等三國欲造假騙取上億歐元預算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7-28 09:47:34 | 來源: 人民日報 |
原標題:歐盟懲治成員國造假騙預算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任彥
歐盟最近發佈一份報告稱,發現多個成員國虛報數字,試圖騙取歐盟預算。其中,意大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名列前三,虛假報表最多,意欲侵佔1.143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每年都要向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提交一份名為《保護歐盟的財政利益——打擊欺詐》的年度報告,報告歐盟及各成員國過去一年被發現的財政欺詐行為,並建議採取相應措施予以打擊。在2013年中,共發現1609份虛假報表,欺詐金額達3.09億歐元。
報告稱,與上一年相比,2013年歐盟及其成員國虛假報表的數量增加了30%。2013年歐洲反欺詐辦公室進行了將近300起調查,歐盟各成員國中約一半虛假報表就是在這些調查中被發現的。
歐盟的財政預算主要來自於各成員國,也主要用之於各成員國。具體來説,歐盟預算共有四大來源,分別是非歐盟國家進口商品關稅、非歐盟國家進口農産品關稅、增值稅和基於成員國國內生産總值徵收的稅金。目前,28個成員國對歐盟預算的貢獻值都是本國國內生産總值的1%左右。歐盟預算將農業列入“自然資源保護管理”一類,實際上就是農業補貼,而一半左右的歐盟預算用於支持農業和農村發展。2013年歐盟各成員國虛假報表當中,大多集中在農業補貼上。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管理學院刑法學教授邁克爾·達比郡對本報記者説,現在加大調查力度,及時發現了不法行為,但很可能還有更多的虛假報表沒有被發現。“人都是貪婪的,沒有法制的約束,欺詐行為就不會杜絕。歐盟各成員國虛假報表層出不窮,主要是因為懲處力度不夠,不足以讓欺詐者望而卻步。”
有分析認為,歐盟對希臘謊報數據加入歐元區處置不力,這為其他國家在數字上弄虛作假“建立了信心”。根據歐元區規定,希望加入歐元區的歐盟國家年預算赤字不得超過年國民生産總值的3%。但希臘在2001年加入歐盟時在賬目中作了手腳,從而“混”入了歐元區。此舉無疑違反了歐元區規則,但由於缺乏法律依據,希臘並沒有被踢出歐盟,只是象徵性地接受了一點經濟懲罰。
為了更有效遏制虛假報表,歐盟委員會呼籲成立“歐洲公共檢察官辦公室”,由歐盟和一些成員國的檢察官組成,對涉嫌欺詐歐盟經費的機構和人員提起訴訟。同時,歐盟委員會也建議通過一項新的刑法條例,將虛假報表騙取歐盟預算作為重罪量刑。這兩項提案已經討論了很多年。有分析指出,法制建設一直是歐盟這個超國家行為體的短板之一,而各國利益不一是歐盟法制建設的主要障礙。
(本報布魯塞爾7月27日電)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