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破壞了和平的氛圍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7-05 15:01:21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過去幾十年,日本在和平憲法下收穫很多,用於“大炮”的資金被用來購買“黃油”,“經濟立國”之路應該説極為成功。但這樣的日子已經成為過去,安倍首相正在透支民眾的和平紅利,並登出了“賬戶”。
用憲法學專家、日本體育大學教授清水雅彥的話來説,安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會議若“比喻為世界盃,就是只有安倍能無視規定,可以用手觸球。”強加推行修改憲法解釋的舉動並沒有成為安倍的“加分項”,反而“成功地”將自己的不支持率逼升超過7個百分點。
“犯規”的安倍
在安倍尚未做出這項著名的“決議”之前,7月1日的《每日新聞》和《東京新聞》社論的標題分別為《反對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內閣決議》和《絕不允許自衛隊國軍化》。
這並沒能有效阻止安倍及其閣僚。正如6月30日在新宿的自焚者沒能撼動首相的“決心”。
週一和週二,成千上萬民眾走上街頭,在日本國會附近抗議,其中一些人舉著安倍晉三刻著納粹文身、留著希特勒式小鬍子的海報。
“從民眾抗議的口號來看,民眾並不認可政府擺脫和平憲法,認為解禁集體自衛權意味著把子女送上戰場,日本人從此替美國人賣命。”《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觀察,“但安倍強制推行的目的是想改變戰後不平等的日美同盟關係”,求國家正常化之路。
但民眾並不買賬,日本媒體6月27日至29日所做的民調顯示,針對行使集體自衛權,34%的受訪者表示同意,50%的受訪者不贊成。
事情發展到自焚乃至萬人上街舉行大規模抗議,可見事態嚴重到超出安倍政府預估。
在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剛剛畢業的秋元祥惠認為,“日本民眾的抗議是認為和平比任何事情優先,絕對反對戰爭,反對軍事力量的擴展”。
一名在社交網絡上引用“恭請首相先上前線”的日本網民説,“決定解禁自衛權的人是絕對不會上前線的,因為會被炸死,那到底誰上前線去犧牲呢?只有你和我。”
被煽動的“威脅”
內閣決議中,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條件之一是“日本的存亡受到威脅、國民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權利從根本上受到侵害”。
不過秋元祥惠並沒有感受到“中國的威脅”,秋元坦言,假期回國時在電視上看到“中國的船隻和朝鮮的核子試驗時,才會感覺到威脅。”
“我周邊的日本民眾並沒感受到威脅。如果説有威脅,這種威脅是一種被煽動的威脅,政客刻意在沒有經歷過戰爭中的年輕人中間製造一種恐懼氛圍。”蔣豐解釋。“稍微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日本是戰爭的加害者,而不是戰爭的受害者。”
日本並未從自己是加害者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明治大學教授森達也表示認同,在從經濟之巔落下之後,日本又不甘心做亞洲的普通一員,對中韓的崛起頗感痛苦。“當滿腦子是這種想法時,突然冒出了領土問題”,但“很多戰爭始於自衛失控”。
膨脹過大的權力
有學者指出,內閣決議出臺後,安倍內閣下一步的主要政治議程是制定或修訂配套法律。特別是《自衛隊法》與《武力攻擊事態法》的修訂。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説,有10部法律需要重新修改。
通過內閣決議做出進行憲法解釋的舉措讓很多人不滿。早稻田大學學生杉裏鬱也表示,“這不是法治國家應有的做法。如果要解禁,應該履行修憲手續,舉行國民投票。”他還憤怒地説:“我認為此次的決議不正確。這樣做的結果只能是戰時被美國隨意利用。”
有人擔憂,日本首相權力會過大,甚至有發動戰爭的權力。“事實上安倍的權力已經是越來越大。”蔣豐觀察。日本的國家安全委員其實就是以首相、防務大臣等四位要員組成的“四大臣會議”。“安倍以最高指揮者自居。”這與當時日本發動戰爭的“五大臣會議”相似。
雖然兩位受訪的日本民眾認為,日本不會允許首相獨裁,會採取一系列措施限制首相的權力。但事實是,安倍在某些層面已經突破了某種意義上的限制。
日本會不會成為戰爭的發動機?“和平憲法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日本失去了對外交戰權,日本在美國的保護傘下,享受了和平紅利。”蔣豐認為,內閣決議使日本極大程度上能解禁集體自衛權,“這可讓日本有了和美國發動戰爭的可能,有了在亞太生事的可能,有了和友邦尋釁滋事的可能。”
“歷史何曾相似。修改和平憲法以適應戰爭的戰時法律。這點應該值得警惕。”蔣豐提醒。(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