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的“最愛”:日夜開機 機不離身

香港青年的“最愛”:日夜開機機不離身(圖)

 

 

 

信息爆炸開闢了龐大的社交網絡群體及即時通訊軟體新時代,為人們帶來不限時地的最便捷聯繫。在香港近10年不斷冒起和普及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如Facebook(臉書)、WeChat(微信)、WhatsApp、Line(連我)、Skype(訊佳普)等選擇繁多,使更多香港年輕一代熱烈投入網絡通訊世界。

 

微信在香港排第二

 

在內地,WeChat (微信)名字如雷貫耳,Line(連我)、Facebook (臉書)等也耳熟能詳,而香港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則有所不同。

 

一項全球即時通訊軟體調查,全球目前最常使用的6個即時通訊軟體,包括Facebook、KakaoTalk、Line、Pinger、WeChat、WhatsApp,在16個受訪國家和地區的使用者中,使用WhatsApp佔最多百分比的地方有11個,最高是歐洲國家,使用率達99%,最低是加拿大,只有18%使用率。

 

在香港,WhatsApp同樣是最多人使用的即時通訊軟體,使用率96%,其次是微信53%,Line 46%,Facebook 21% 和KakaoTalk 3%。微信在中國大陸的使用率排名第一,有82%使用率,在香港的使用率排名第二。

 

WhatsApp開發于2009年,登記聯絡電話就可以使用,其全名源於英文打招呼的“What's up”諧音(您好!最近怎樣?)。它和微信功能不相伯仲,能傳遞圖片、聲音和提供語音功能(語音功能最初由微信開發),卻欠缺即時撥打電話功能。

 

香港最流行的WhatsApp,不靠廣告賺取收入,收入來自對每位用戶每年定期收費。2014年2月,臉書宣佈收購營運僅5年的WhatsApp。Facebook官方表示預計未來WhatsApp用戶有可能突破10億。現在,WhatsApp每月活躍用戶中,有七成屬“每日活躍戶”,比Facebook高一成。

 

就讀大學二年級的黃小熙稱,自己在大學一年級時擁有第一部智慧手機,每天平均花四至五小時與朋友在線對話。她最常用的通訊軟體是WhatsApp。 “因為WhatsApp直接聯繫手機電話簿,一旦有了朋友的聯絡號碼,就能直接與對方通訊。 ”她説有下載微信,但不常用,裏面的動畫公仔為她與朋友的對話帶來樂趣,她認為微信是她目前用過最具娛樂性的通訊軟體。

 

日夜開機機不離身

 

調查發現,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16至24歲年齡組別,即青年組別,比其他年齡組別用在使用智慧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的百分比高出約二成。香港青年協會最新一項有關年輕人使用智慧手機情況的意見調查發現,在462名10至24歲有智慧手機的受訪青年中,逾3/4的年輕人(75.8%),最常用的手機功能是即時通訊,排第一位,其次是社交網絡42.2%及遊戲41.1%,即時通訊功能、社交網絡及遊戲成為當今香港年輕人最頻繁使用手機的功能。

 

有超過63.9%青年認為,與別人保持聯繫是使用手機的最大作用。調查顯示,受訪青年每日平均發出及收到85及136條即時消息,即每人每日平均共收發約220條訊息,而在學青年每日則平均收發241個即時消息,比在職青年的162個多。

 

智慧手機推陳出新,集通話、上網、觀看視頻等娛樂於一身,可隨時隨地開啟和使用。調查發現67.3 %受訪青年表示全日24 時長開智慧手機;每日平均花3.5小時在使用手機上;受訪者中有接近9.7%青年無法容忍一天不使用智慧手機。智慧手機成為年輕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張志明就讀大學三年級,他用智慧手機接近3年,幾乎所有即時通訊社交軟體都有下載,但他稱真正常用的只有一兩個,“下載多個軟體是方便不同社群的朋友聯絡我,即使外出旅行,也不用如以往一樣花費打長途電話與朋友聯絡,只要使用這些軟體就能隨時隨地通訊,亦能為自己解悶。”

 

智慧手機帶來便捷和樂趣的同時,不少問題亦逐漸浮現,如青少年沉迷使用手機、即時通訊安全問題、不正確姿勢使用手機引起的健康問題等,經常在香港成為全城熱議的話題。

 

醫學專家為此作出健康警告,指出長期低頭會導致肌肉疲勞或損傷,而手指重復一個動作亦會導致手指僵硬或抽筋,提醒人們應注意姿勢,不應長時間使用手機等電子用品。教育學者亦提醒家長及教師應適當指導學生,避免學生因過度使用智慧手機,欠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與人疏離,影響正常社交發展。

 

在香港,無線寬頻的覆蓋面也較密集。香港目前有440個政府及公共場地提供約2020個Wi-Fi接入點,Wi-Fi覆蓋範圍包括公共圖書館、政府合署、體育中心、運動場、文化與康樂中心等。2013年7月,政府在全線地鐵車站內提供免費Wi-Fi,為乘客營造貼心的車程服務,旅客到港也能輕易獲取Wi-Fi,搜尋周邊的旅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