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為何台灣民眾無感
|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8-26 10:00:46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聯合晚報》25日發表評論文章説,年底台灣有九個選舉同時舉行,堪稱台灣史上頭一回,但距離投票不到100天,除了少數地方聞到選戰的硝煙味,多數卻是靜悄悄。對於選舉這個重要的政治制度,島內民眾顯得無感,原因為何?頗值得玩味。
選舉考慮的,理應是候選人的兩大特質,品德與能力。換句話説,兩者特質越突出者,越能得到民眾支持。反之,兩項基本要求越欠缺者,越會受到選民唾棄。但是,實際情況真是如此嗎?
首先來看品德。雖然地方政治藏污納垢,藍綠皆然,但弊案選前連環爆,倒也很難找到前例。有的候選人被起訴、搜索,有的是副手涉及貪瀆,有的是有案在身,甚至有現任爭取連任者被證明“有收錢,但沒有對價關係”,因此無罪。這些事實都夠公正客觀了,偏偏諷刺的是,這些人卻多半民調領先,當選或連任的可能性高。
這麼説來,選民不看品德,只看能力嗎?倒也未必。有的縣市發生重大災難,處理得一塌糊塗,甚至把責任往外推,民意支持還是居高不下;有的縣市現任者施政頻傳爭議,甚至禍及全台灣,繼任者還是幾乎“躺著就可以選上”;有的不需展現能力,只逞口舌之快,就成為當紅炸子雞。候選人能力多強?吊詭得很。
俗話説民意如流水,在信息流通速度越來越快的今天,民眾對選舉“質”的要求,卻未必隨之提升。八卦流言,當然比生冷的政策好看;嗆辣酸言,也比論情説理好聽。當選民遺憾地説,選舉只是從一堆爛蘋果裏選比較不爛的,或許更該思考,孰令致之?選民自己應該反省。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