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會通過決定 專家:息紛止爭 推進香港普選

8月31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了香港特首梁振英所提交的關於香港2017年特首普選和2016年立法會選舉辦法的相關報告,並全票通過審議決定。當天傍晚,全國港澳研究會5位著名學者在媒體見面會上,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給出第一手解釋。

 

息紛止爭 一錘定音

 

“今天應該祝福香港,祝福全體香港同胞。”主持會議的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陳佐洱在開場白中表示,人大常委會下午的決定,讓今天成為香港歷史上邁向民主政治的又一個里程碑。

 

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香港特區政府提交的報告,是香港實現2017年普選“五步曲”中的第二步。此前,香港社會對普選方法出現了激烈爭議,香港反對派人士以“佔領中環”相威脅,要求採取他們的“公民提名”主張。

 

人大常委會決定明確規定,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須經提名委員會按民主程式提名産生二至三名行政長官候選人,每名候選人均需獲得提名委員會半數委員以上的支持。這一規定為相關爭議畫上了句號。

 

陳佐洱強調,人大常委會做出的決定對香港具有法律效力。因為香港不是獨立的政治實體,特首選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的地方性選舉,這項選舉必須按中央決定、根據本地實際來依法進行。香港的政治體制所以能在很短時間裏發展到可以規劃一人一票民主選舉,全是因為香港回歸的第一天起,一以貫之地堅持了“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國策和香港基本法。從那天起,全國人大擁有的國家最高權力就涵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大人及其常委會一旦作出決定,就有法律效力,全國都必須遵從。

 

中國人民大學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齊鵬飛表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第一明確香港2017年可以進行普選,第二做出規範性的規定,有利於息紛止爭,明確共識。

 

針對香港反對派下午已經放話,不接受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基本法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饒戈平表示,這僅僅是反對派的政治立場,但如何推進和實現普選,才是更大的目標。人大常委會是依據基本法和以往人大決定做出的決定,既表明真誠推動普選的意願,也表達了推進實施普選的依據,為香港實施普選確定了原則和方向,這是有法律約束力的決定。期待香港各界能依此討論,凝聚共識。

 

政改仍有討論空間

 

針對本報記者提問,人大常委會決定中規定選拔二到三名候選人,並需獲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是出於何種考慮?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強世功回答,之所以明確兩到三名候選人,最重要的考慮是可操作性。如果出來五六名,就會出現得票過於分散、每人百分之十幾二十的票的情況。候選人太多,對香港社會也會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至於候選人為什麼需要提委會過半數支持,強世功説,核心在於,香港特首要協調香港社會各界的利益,還要協調中央與香港的關係,特首一定要能求同存異,找到最大公約數。提名委員會存在的意義,就在於找出能夠獲得最多支持的行政長官,過半數就是這個目的。

 

人大常委會決定還規定,提名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産生辦法“按照”第四任行政長官選舉委員會的人數、構成和委員産生辦法而定。而在2007年人大常委會的相關決定中,規定選舉委員會構成辦法可“參照”上一屆的構成方法。

 

饒戈平對“按照”和“參照”的區別做出解釋。他説,“參照”包含指引性和選擇性,嚴格講不是最終的確定;而“按照”帶有確定性。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是因為此次香港政改諮詢過程中爭議很大,如果不加以明確,對下階段政改會形成很大的障礙。人大常委會作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對社會爭論問題給出明確指示是應有之義。

 

人大常委會做出決定之後,香港下階段政改是否還有討論空間?饒戈平説,決定只是提供原則和框架,具體細節還要諮詢來形成。比如説提委會來自四大界別,各界別的比例構成、人數不能動,但是司法界別內,界別分組是不是可以適當調整,選民基礎是不是可以有所擴大,委員的産生辦法是不是可以更加民主?可以討論。又如提名過程,香港一般認為,推薦參選人、提名候選人是兩個過程,推薦參選人,以什麼比例來確定參選人出線?也可以討論。這些都需要經香港本地法的修改來體現。

 

愛國愛港 有言在先

 

人大常委會決定中提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人士擔任。陳佐洱表示,要求特首愛國愛港,天經地義,許多專家都已經解釋過了。

 

饒戈平指出,愛國愛港是個政治標準,這個標準為什麼提出來?是因為在香港過去的政治活動中,出現了明顯與中央對抗、與基本法唱反調的政治人物積極想要出頭的情況,中央從去年和今年初才開始提出這樣的政治要求。任何涉及政治人物的選舉,都不能脫離政治考察。中央提出這樣的要求,不算過分。

 

饒戈平説,行政長官的法律地位決定了,他既要對香港負責,也要對中央負責,這樣一個人物,怎麼能和中央唱反調呢?一個和中央唱反調的人物上臺,對香港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至於愛國愛港這個標準,要如何落實?饒戈平説,基本法規定,要以愛國愛港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愛國愛港雖然是政治標準,但有法律含義和法律根據。如何判斷愛國愛港?第一,1200名提委會委員要對候選人進行政治考量,根據他過去的表現來判斷?第二,320萬合資格的香港選民,有自己的政治判斷;第三,中央政府任命時會加以考察。“這樣有言在先,可以防止香港選舉出現誤差,出現憲政危機”。

 

有記者提問,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曾表示,相信香港泛民主派裏多數人都是愛國愛港的,愛國愛港標準是否會把反對派人士擋在普選門檻外?陳佐洱表示,不論哪個黨派,只要他是愛國愛港的,符合基本法規定條件的香港符合資格選民,都有條件參選,但是能不能成為候選人,還要由提委會經過民主程式提名。

 

菩薩心腸 霹靂手段

 

針對有記者提問,如果反對派實施“佔中”,中央有沒有預案?陳佐洱説,對“佔中”的處理,要有菩薩心腸,也要有霹靂手段。有人要“佔中”,已經好長時間,無論中央還是香港各界,苦口婆心地無數次勸誡警告,這就是管治者的菩薩心腸。任何一個地方的管治者,為了整體利益還要有霹靂手段。“佔中”是違法的,會對香港的繁榮穩定帶來很嚴重的影響。相信香港的管治者有這個能力,做好處置。萬一發生不可控情況,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央政府不會坐視不管。

 

香港政改“五步曲”已經走完兩步,第三步將是香港立法會通過政改報告,這一步順利與否,是普選落實的關鍵。如果“五步曲”中斷會怎樣?人大常委會決定指出,“如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未能經法定程式獲得通過,行政長官的選舉辦法繼續適用上一任行政長官的産生辦法。”

 

強世功表示,對香港政改順利推進感到樂觀。2005年他在香港工作時,看到過一個廣告:一位70多歲的香港老人問,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普選?“這代表了香港普通市民的心聲,一人一票普選是香港社會的普遍利益。個別利益集團不能淩駕於全社會之上,是民主社會的基本原則。”

 

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説,這個決定來之不易,香港社會應該珍惜。西方人一直覺得中國不民主,當初中華民國成立時,袁世凱就曾請美國教授來做研究,是不是可以搞民主,結論是中國適合搞君主制。現在,中國的一個地區,終於開始大膽地進行普選嘗試,這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事,“我們不能光從香港來看,而要從整個國家的角度來看”。

 

王振民説,香港從來沒有離普選這麼近,近在咫尺,一步之遙;但同時也要意識到,如果這次過不了,普選就遠在天涯,可望不可及。那不僅是香港的損失,也是中華民族的損失,“不希望一些人不理性的抗爭,導致普選遠在天涯”。(記者 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