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饑餓人口十年減少一億 形勢仍嚴峻

排隊領救濟食品的索馬裡人

 

中新網9月17日電 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16日公佈的一項報告指出,全球饑餓人口數目十年來減少了一億人,但目前仍有超過八億的饑餓人口。目前全世界的饑餓人口大約有8.05億人。

 

報道稱,總部在羅馬的世界糧農組織16日進一步説明指出,目前全世界的饑餓人口大約為8.05億,也就是十年來,減少了一億名饑餓人口,二十年來減少了2.09億饑餓人口。

 

報道指出,雖然地區之間存在著強烈的不平等狀況,不過,這種改善的情況應該可以達到聯合國于2000年訂定的“千年發展目標”,該目標預計到2015年,將減少發展中國家的半數饑餓人口。

 

不過,1996年在羅馬世界糧食峰會上制定的最具雄心的目標是,到了2015年縮減發展中國家營養不良人口比例的一半的目標,很可能無法達到。

 

整體來説,全球範圍的饑餓人口減少了。全球營養不良人口的比例,十年來從全球人口的百分之18.7減少到百分之11.3。 這在發展中國家更是顯出具體成效,從百分之23.4減少到百分之13.5。

報道稱,這份報告的聯合作者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糧食計劃組織及世界農業發展國際基金組織都指出,儘管總體進展明顯,但非常不平衡,有些區域和分區域仍處於落後狀態,如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近幾年來進步很小,超過四分之一的人長期食物不足。

不過,這項報告同時也指出,強大的經濟增長也改善了一直不斷增加人口的生活條件。根據這項報告所述,十個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中有7個在非洲。

報道稱,這項從事消滅饑餓人口政策,特別是在拉丁美洲國家獲得令人滿意的成果,那裏的進步是最明顯的,這也讓這個地區現今已達到了約在20年前羅馬峰會是所制定的目標。

亞洲這個人口最多的地區,自然全球三分之二的營養不良人口是在這個地區。南亞,特別是印度的情形只有很少的進步,不過東南亞地區已經達到羅馬峰會的這些目標。

但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指出,大洋洲雖是營養不良人口都最少的地區,但是20年來,情況有惡化的趨勢。

報道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還列舉出幾個研究案,例如:巴西、 玻利維亞、海地、甚至馬拉維、馬達加斯加,認為他們若要消滅饑餓,就必須實施相關政策,除了經濟需要進步,還必須具備一些其他條件。

在強烈依賴農業的馬拉維,其政府當局的意願是在十年內減少半數營養不良的人口。這個有84%為農村人口的國家,其政府已優先致力於改善農業收成,這促成了玉米豐收的大幅度增長,而玉米是馬拉維的第一糧食。

報告還指出,在巴西,經濟增長的確大大減少了貧窮人口,但沒有當局的專心投入,饑餓將仍然是大部分巴西人民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