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台北開幕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9-18 15:06:2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由中國台灣網、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和旺旺中時傳媒集團、台灣劉氏宗親會總會共同主辦的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近日在台北舉行。兩岸姓氏歷史專家,宗親代表及政商人士約100位嘉賓參加了論壇,就劉氏的起源及發展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與交流。本屆論壇是為凝聚兩岸民眾的血脈親情,連結兩岸劉氏的宗族情誼,整合兩岸姓氏宗親團體力量,促進劉氏宗親共同發展而搭建一個全新的交流平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劉善群、中國台灣網總經理兼總編輯劉曉輝、台北市劉氏宗親會理事長劉有駿、魯山縣劉氏文化研究會名譽主席劉濤、平頂山市劉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劉松林等出席論壇並致辭。
宗親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炎黃子孫根脈相連、生生不息的歷史傳承和文化積澱。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密切,兩岸宗親文化交流已經成為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以祖地文化、宗親文化為紐帶的宗親交流日益廣泛和深入,突顯出宗親文化在兩岸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劉善群在致辭中表示,“張王李趙遍地劉”,這是他第一次離自己的“姓氏”如此之近。劉姓是中華民族第四大姓,現如今已發展壯大至6900余萬人,兩岸劉氏同宗同源,開展劉氏宗親交流對兩岸同胞來説擁有獨特的意義。追根溯源,從古代的帝王豪傑到當代的精英才俊,在劉秀、劉邦、劉德華、劉翔這些人的身上,都能看到劉氏族人成功的影子,“我為自己能夠姓劉而感到無比自豪和驕傲。”劉善群如是説道。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同宗親”,劉曉輝在致辭中表示,看到同樣姓劉的人就會産生一種“天然的親切感”。舉辦此次論壇,不僅為兩岸劉氏宗親搭建起交流的平臺,更能加深劉氏宗親對同宗同源的歷史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既符合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形勢,又符合兩岸廣大劉氏宗親的共同心願。劉曉輝由衷的表示:“我們首次舉辦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希望借助兩岸劉氏宗親的力量將劉氏文化發揚光大,更希望80、90後的劉氏青年參與進來,將劉氏優秀文化傳承下去。”
作為本屆論壇的主辦方之一,平頂山劉氏研究會會長劉松林表示,“樹有根、姓有源”,兩岸劉氏宗親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祖先的起源與發展,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今年9月,與2014年海峽兩岸劉氏宗親交流論壇在台灣舉辦的同時,第九屆世界劉氏聯誼大會也將在台灣舉行。“天下劉氏一家親”,在劉松林看來,兩岸劉氏宗親交流已經有了一個穩定的基礎,並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平臺。“我對此次活動充滿信心和希望,希望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在海峽兩岸産生更大影響。”談及未來,劉松林如是説道。
“魯山是世界劉氏魂牽夢縈之地,她的古往今來以及發展成就始終與海內外廣大劉氏血脈相連”,魯山縣劉氏文化研究會名譽主席劉濤表示,自2004年5月世界劉氏第四屆聯誼大會在河南省魯山縣召開後,魯山縣委政府便高度重視並大力支持廣大劉姓人士開展宗親聯誼活動,于2006年4月成立了魯山縣世界劉氏文化研究會。近年來,市縣劉氏文化研究會積極致力於劉氏文化的研究與傳承,並廣泛聯誼劉氏宗親。“兩岸人民同宗同祖、同根同源,有著相同的姓氏、祖先和祖籍地。希望各位朋友、各位劉氏宗親常回祖地走一走、看一看,共同緬懷祖先,增進友誼,傳承親情。”劉濤對兩岸劉氏宗親發出了誠摯的邀請。
“歡迎我們的家人來到台灣”,劉有駿在致辭中對遠道而來的大陸宗親表示了熱烈的歡迎。作為台灣劉氏宗親的代表,他認為“勿忘先祖遺訓”是十分重要的。“海峽兩岸劉氏宗親應當互相勉之勵之,將先祖的精神發揚光大,彼此之間多交流、多了解,為鞏固宗親情誼而努力。”劉有駿表示。
論壇現場,兩岸劉氏代表及姓氏研究專家共同探討劉氏的起源及發展、緬懷歷史劉氏名人,並分享了當代劉氏知名人士的成功經驗。談及帝堯與劉姓的關係時,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原所長、首席研究員衛紹生表示,堯,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聖賢之君,有關他的傳説也不絕於耳,其中以堯都、堯陵和堯山為多,而帝堯,也是劉姓最早的起源。“堯山與河南省有著密切的聯繫。河南魯山縣今有堯山,因堯之裔孫劉累于魯山時立的堯祠而得名。”衛紹生表示,這一歷史淵源不僅使河南與堯之間建立了聯繫,而且為中國的劉姓找到了最早的根。
論及劉姓起源,幾乎所有的姓氏學文獻都指向兩個人物,即帝堯和劉累。在“試問帝堯和劉累在劉姓家族史上的地位”這一議題中,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表示,帝堯跟劉累都是劉姓起源過程中的重要先祖。“他倆前後相距約400餘年,所以其定位並不矛盾。其中帝堯是劉姓的血緣遠祖,而劉累是劉姓的得姓始祖。”李立新解釋道。
“劉累,是遠古部落聯盟陶唐氏首領帝堯的後裔,是被史學界所認同,同時又被國內外劉姓宗親共同認可、尊奉的劉姓得姓始祖。”談及劉累時,《河南大辭典》執行主編,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石小生認為,從眾多有關劉累的歷史記載中不難看出,劉累是中華劉姓宗親共同認可的得姓始祖。
家譜作為記錄血緣關係為主體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一種載體,是人們追宗認祖的重要依據。為了更好地研究劉姓的起源與發展,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李喬以譜序、墓誌為例作分析,總結出“劉氏得姓,始自劉累”。他表示,“劉氏起源複雜,要搞清其來源並非易事。儘管如此,劉累作為劉氏的得姓始祖不僅得到了劉氏族人的廣泛認可,也有一定的文獻依據。作為一種文化尋根,我們仍可説劉氏得姓,始自劉累。”
在聽完大陸嘉賓對於劉氏起源與發展的觀點之後,來自台灣聯合大學副教授、台灣劉姓宗親會總會理事劉煥雲也跟大家分享了他對“劉氏在台灣的起源與發展”的看法。他表示,就劉姓而言,台灣各地都有劉氏族人移遷。明朝時期,福建人劉求成隨鄭成功渡臺,來到現在的台南地區。其後,各地區劉姓族人到台灣移居。“期待在臺之劉氏宗親能夠繼續尋根認祖,遵循先祖之志,為保存與發揚中華文化而盡力。”劉煥雲説道。
在交流過程中,兩岸嘉賓以座談的方式與各位宗親暢談了自己的成功經驗。從自身的家庭教育談起,細微處彰顯劉氏一脈良好的家庭教育,教導出一代一代的傑出人士。聯合大學副教授、台灣劉姓宗親會總會理事劉煥雲表示,“凝聚宗族力量,將劉氏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是十分必要的,因為我們都是親如兄弟姐妹的一家人”。
由中國台灣網建設的“劉氏宗親網”(ls.taiwan.cn)也在活動當天舉行了上線啟動儀式。網站主要圍繞劉氏文化的傳承,提供即時的家族資訊、尋根動態、兩岸交流情況,展現充實的姓氏淵源、劉氏文化、家譜祠堂等背景資料,介紹劉氏名人、劉氏企業等成功故事,打造兩岸劉氏交流感情、分享經驗的線上平臺。兩岸劉氏宗親們紛紛表示,劉氏文化的傳承需要注入年輕的力量,希望透過論壇交流與網站的建立,讓年輕的族群也能加入,傳承劉氏文化與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中國台灣網記者 吳曉寒)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