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趨勢難於動搖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9-02 10:06:4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香港中評社9月2日報道,馬英九28日與記者茶敘時宣示,“兩岸關係已制度化到一個程度,”“只要處置得宜,兩岸關係還是會繼續向前發展。”在馬英九發表談話的同一日,台灣“經濟部次長”卓士昭正式宣佈,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將於9月10日在台灣登場。
同時,國臺辦副主任龔清概深入台灣中南部訪問。他用臺語與當地鄉親共話發展,化解疑慮,所到之處,深受歡迎。
凡此種種,在兩岸簽署21項合作協議的基礎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趨勢得以鞏固和深化,這一和平發展大局勢得到了兩岸人民的高度擁護和支持,形成了兩岸和平發展共識。這一和平發展局勢和共識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和民心的,這就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然而,在兩岸關係發展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力和外來的干擾因素時刻是有的,但兩岸關係發展總體上是曲折向前、穩中有進。
當前,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深水區內一些阻力卻增大了。一些合作協議之所以簽訂了卻難以在台灣“立法院”通過,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政治互信脆弱阻礙了經濟合作向更深層次發展。
這種政治互信的脆弱與目前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局面有些不協調,也就是説兩岸政治發展已經嚴重滯後於兩岸經濟文化的合作與發展,更難以適應當前的發展形勢,其所産生的負影響制約著兩岸經濟文化交流與合作。服貿協議為何在臺“立法院”呆了一年多卻過不去,表面上民進黨在杯葛阻撓協議有關條款對台灣不利,實則擔心大陸經濟把台灣經濟“吃掉”,這是什麼?這就是嚴重的政治歧視觀念,政治上的高度不信任,更多的打政治“口水仗”。
在經濟全球融合的今天,經濟合作只能是互利互惠,合作共贏,根本不存在“誰吃掉誰”的問題。而民進黨把經濟問題政治化,是在打它的政治算盤。一個披上政治色彩的兩岸經濟合作,肯定是阻力增大,困難重重。所以説,今後兩岸關係發展最大的阻力將是政治瓶頸的制約,破解政治瓶頸制約是兩岸關係處在深水區需要著力解決的問題,也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兩岸關係進入深水區後,影響台灣當局作決策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外部因素——美國因素。美國是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美國希望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持目前的狀態,這符合美國的戰略利益,但不希望兩岸關係向更深一步發展,特別是在政治上有大的突破,比如,兩岸商簽和平協議等,更不願看到兩岸關係走的太近、連的更緊。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裏在接受台灣《商業週刊》專訪時公開表示,“台灣要在與中國的合作中取得平衡”。希拉裏警告台灣,“若台灣依賴中國太深,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台灣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希拉裏所言除了挑撥離間兩岸關係外,另一方面也顯現出美國在向台灣當局施壓,防止兩岸走的太近。
而民進黨主席蔡英文也跟著希拉裏的論調起舞,她主張平衡且多元的經濟戰略,認為“中國因素”是“台灣未來必須面對的挑戰”,強調“中國(因素)挑戰論”。蔡英文的論調更多是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著想而非顧及台灣經濟的發展。其實,在全球化的當下,大陸巨大的市場吸引著各國投資者的眼球,與中國大陸合作是一個不可回避的實現問題,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發展因素,這一點希拉裏知道,蔡英文也知道,她們之所以有著“中國挑戰論”這樣駭人聽聞的謬論,更多的是為了政治目的考量罷了。
無論是來自台灣內部的因素,還是美國因素的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將會隨著大陸經濟進一步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而穩步向前推進,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歷史發展潮流,順應兩岸民眾心聲,這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最根本的基石。有了這個基石,兩岸關係發展中遇到任何曲折和波浪都不足以對這個根基有任何動搖和有大的影響。我們相信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必將推動兩岸關係乘風破波,奮勇前行,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又將助推“中國夢·兩岸夢”的早日實現。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