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藝術家台灣關渡辦“雙年展”構建“識別系統”
編輯: 許子晨 | 時間: 2014-09-28 11:02:1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李綱(右)與台灣著名微雕藝術家陳逢顯交流攀談,講述作品《廢墟》的創作理念。陳立宇攝
李綱(右)與大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左)在作品《廢墟》前。陳立宇攝
時代洶湧向前,亞洲藝術家如何解構所在體系生長脈絡、生態?如何昭然若揭、加以標記?26日,亞洲多位藝術家于台北“關渡雙年展”的作品給出了答案。
當日,“2014關渡雙年展”于台北藝術大學上演,今年是第四屆,本屆主題為“識別系統”,旨在拷問藝術家對當代現實問題的表白、自處。
拋荒的粗陋殘磚,留下噴濺黑墨拓印,紙鑄的磚塊懸吊半空,氛圍孤獨、荒誕、悲涼……大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藝術拓展部主任李綱的作品於此展現,名“廢墟”。
李綱對這件耗時三年的作品加以解釋:“現代人文化生態的廢墟,奈何無法停歇。歷史車輪滾滾,將都市一次次碾碎,現代人是該一味丟棄,還是撿拾些許,作為後世可追溯的某種線索?”
大陸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此行為李綱作品獨立策展人。對“識別系統”,他認為,此一展覽正體現了亞洲藝術家迥異的身份、族群、歷史文化背景,展現其自主性。
王璜生對台灣藝術家高重黎的《幻燈簡報電影系列006——秋刀魚的滋味》興趣甚濃。他説,台灣文化中雜糅著本土、大陸、日本、國際元素,而高重黎用實驗電影的方式,對四者關係的厘清,提出了嚴肅發問。
當天,策展人、藝術家呈現的作品,來自日本、韓國、泰國、印度以及兩岸四地,形式包括水墨、實驗電影、投影、菌菇秀、彩色染印、藝術微噴、實體擺設等。
據王璜生介紹,亞洲範圍內,大陸廣州、上海雙年展,台北雙年展,韓國橫濱三年展等影響力較大,“關渡雙年展”則以“策展人+藝術家”的創新策展模式、強學術性見長,長期受到藝術界關注。(記者 朱曉穎 陳立宇)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