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民族樂器的歷史:古琴是最古老的彈撥樂器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29 16:16:46 | 來源: 北京日報 |
古老的彈撥樂器:琵琶
原標題:盤點民族樂器的歷史:古琴是最古老的彈撥樂器
琵琶
源起:2000年前秦漢時期出現了琵琶的雛形
流變:西元五、六世紀從西域傳入一種曲項琵琶。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有重大革新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指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説是琵琶類樂器。
“琵琶”之名是古人巧妙地結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産生出來的,為漢語中特有,並非外來詞。其最初是對所有類似的彈撥樂器的指稱。琵琶又稱“批把”,有關它的記載最早出現在2000年前,東漢年間學者劉熙在《釋名》一書中寫道: “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意即向前彈出稱作批,向後挑進稱作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但當時的琵琶形狀與現在的不同, 其形狀為直頸,圓形音箱,音位和弦數不固定。弦數為四、五、六條不等。這種琵琶當時被稱作“秦琵琶”或“秦漢子”。實際上它就是今天我國民樂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來源於晉代竹林七賢中的阮鹹。阮鹹以善彈這種琵琶而著稱。後人就把這種樂器稱作“阮鹹”,簡稱為阮。而琵琶之名讓給了後來的曲項琵琶。
到了西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國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西域即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胡琵琶”。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琵琶發展到西元七、八世紀即中國隋唐時代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它,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西元8世紀(唐代後期)之後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
到了西元15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古琴
源起: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
流變:漢魏時期是古琴曲創作的鼎盛時期,古琴的形制也基本穩定
古琴是土生土長的華夏樂器,原名為“琴”,“古琴”是現代人的稱法。現代人之所以稱之為“古琴”,是因為在古琴産生之後,有很多的其他樂器也以“琴”字冠名(如胡琴、揚琴、馬頭琴以及鋼琴等),為了嚴肅它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中的正宗地位,現在人才把它稱之為“古琴”。
中華古代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説有關,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等,但無考古支持,應為附會之説。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弦琴。
在古代,琴棋書畫是文人騷客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技能,而琴棋書畫中又以琴為尊。古琴除了用於消遣娛樂之外,更重要的是,古琴還是歷代士大夫和文人騷客們身份的標誌。因古琴的韻蘊、意境與儒家所倡導的思想大體一致,故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中,古琴一直伴隨著儒家文化走到今天。
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説。當時有名的琴師有衛國的師涓,晉國的師曠,鄭國的師文,魯國的師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飛》、《陽春》、《白雪》等,均已載入史冊。
古琴又名七弦琴,而最初的琴只有五根琴弦,故稱五弦琴。漢魏時期,是古琴曲創作的鼎盛時期,古琴在此時期也得到了重大的發展,形制也基本穩定,後代所用的古琴皆以此為本。
古琴結構複雜,琴曲的記錄也相當麻煩。故從古琴産生到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琴曲全靠口傳心授,琴曲傳播速度極為緩慢。隨著漢魏時期琴曲創作鼎盛時期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琴曲的記錄和傳播,琴曲的記錄也慢慢得到發展,由此創造了最初的文字譜記譜方式。隋唐時期,一種較文字譜更為簡化、方便的記譜方式——減字譜應運而生。
古琴結構和記譜方式的複雜性決定古琴的指法和演奏方式也必定複雜化。古琴演奏指法十分複雜,這就要求習琴者擁有超凡的毅力和良好的手指協調能力,沒有幾年時間的練習無法掌握。古琴的結構、記譜和演奏方式的複雜性,嚴重影響了古琴這一古老樂器的普及。
琵琶
源起:2000年前秦漢時期出現了琵琶的雛形
流變:西元五、六世紀從西域傳入一種曲項琵琶。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有重大革新
歷史上的所謂琵琶,並不僅指具有梨形共鳴箱的曲項琵琶,而是指多種彈撥樂器,形狀類似,大小有別,像現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説是琵琶類樂器。
“琵琶”之名是古人巧妙地結合音、形、意的造字手法産生出來的,為漢語中特有,並非外來詞。其最初是對所有類似的彈撥樂器的指稱。琵琶又稱“批把”,有關它的記載最早出現在2000年前,東漢年間學者劉熙在《釋名》一書中寫道: “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意即向前彈出稱作批,向後挑進稱作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但當時的琵琶形狀與現在的不同, 其形狀為直頸,圓形音箱,音位和弦數不固定。弦數為四、五、六條不等。這種琵琶當時被稱作“秦琵琶”或“秦漢子”。實際上它就是今天我國民樂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來源於晉代竹林七賢中的阮鹹。阮鹹以善彈這種琵琶而著稱。後人就把這種樂器稱作“阮鹹”,簡稱為阮。而琵琶之名讓給了後來的曲項琵琶。
到了西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國外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西域即中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當時稱作“胡琵琶”。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有四柱四弦。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
琵琶發展到西元七、八世紀即中國隋唐時代出現了一個高峰。當時上至宮廷樂隊,下至民間演唱都少不了它,成為當時非常盛行的樂器,而且在樂隊處於領奏地位。這種情況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大量的記載。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詩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對琵琶演奏及其音響效果這樣描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西元8世紀(唐代後期)之後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
到了西元15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古琴
源起: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彈撥樂器,具有三千多年悠久歷史
流變:漢魏時期是古琴曲創作的鼎盛時期,古琴的形制也基本穩定
古琴是土生土長的華夏樂器,原名為“琴”,“古琴”是現代人的稱法。現代人之所以稱之為“古琴”,是因為在古琴産生之後,有很多的其他樂器也以“琴”字冠名(如胡琴、揚琴、馬頭琴以及鋼琴等),為了嚴肅它在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中的正宗地位,現在人才把它稱之為“古琴”。
中華古代文明之初的各個氏族領袖都與琴的創始傳説有關,如伏羲造琴、神農造琴、黃帝造琴和虞舜造琴等等,但無考古支持,應為附會之説。關於琴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與琴相似的最古實物是戰國時期曾侯乙墓中的築和十弦琴。
在古代,琴棋書畫是文人騷客修身養性所必須掌握的技能,而琴棋書畫中又以琴為尊。古琴除了用於消遣娛樂之外,更重要的是,古琴還是歷代士大夫和文人騷客們身份的標誌。因古琴的韻蘊、意境與儒家所倡導的思想大體一致,故在幾千年的華夏文明中,古琴一直伴隨著儒家文化走到今天。
春秋戰國時期,古琴的獨奏音樂已具有一定的藝術表現能力,如伯牙彈琴子期善聽的傳説。當時有名的琴師有衛國的師涓,晉國的師曠,鄭國的師文,魯國的師囊等;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雉朝飛》、《陽春》、《白雪》等,均已載入史冊。
古琴又名七弦琴,而最初的琴只有五根琴弦,故稱五弦琴。漢魏時期,是古琴曲創作的鼎盛時期,古琴在此時期也得到了重大的發展,形制也基本穩定,後代所用的古琴皆以此為本。
古琴結構複雜,琴曲的記錄也相當麻煩。故從古琴産生到以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琴曲全靠口傳心授,琴曲傳播速度極為緩慢。隨著漢魏時期琴曲創作鼎盛時期的到來,人們越來越重視琴曲的記錄和傳播,琴曲的記錄也慢慢得到發展,由此創造了最初的文字譜記譜方式。隋唐時期,一種較文字譜更為簡化、方便的記譜方式——減字譜應運而生。
古琴結構和記譜方式的複雜性決定古琴的指法和演奏方式也必定複雜化。古琴演奏指法十分複雜,這就要求習琴者擁有超凡的毅力和良好的手指協調能力,沒有幾年時間的練習無法掌握。古琴的結構、記譜和演奏方式的複雜性,嚴重影響了古琴這一古老樂器的普及。
古箏
源起:最早出現在戰國時代的秦國,又稱秦箏
流變:最早為五弦,到清代增為十六弦。從南北朝時起傳入朝鮮、日本、蒙古、越南等國
早在戰國時代,古箏便在秦國一帶流行,所以又有秦箏之稱。到了東漢,劉熙在其《釋名》中解釋,箏是因其聲響效果而得此名。
秦代李斯的《諫逐客書》中,提到關於箏的演奏情景:“夫擊甕叩缶,彈箏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這篇文章後來被司馬遷收進《史記》而保存了下來。通過這段文字,使我們看到了早在兩千多年前,古箏已是秦國的一件有代表性的民間樂器,並展示了當時的古箏,是在村夫們敲擊瓦罐,拍打大腿,咿哩哇啦唱著俚歌的同時彈奏的實況,可以説,古箏在産生之初是一種鄉間民俗樂器。
直至東漢末,古箏才逐漸登上大雅之堂,開始得到社會的廣泛承認和推崇。
從南北朝時起,古箏又開始走出了國門。它先後傳入朝鮮、日本、蒙古、越南、緬甸等國。1840年後,隨著廣州福建同胞下南洋,又將古箏藝術傳入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它與當地的生活和音樂融合後又成為了具有這個國家特色的民族樂器。
戰國時代最初的古箏是一種竹制的五弦樂器,逐漸發展為秦漢時代的十二弦,唐宋時代的十三弦,元明時代的十四弦和清代的十六弦等。到上世紀60年代,箏的弦數又由十六弦逐漸增加到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三弦直至二十六弦;到上世紀70年代,又出現了轉調古箏,箏弦也由絲弦改為鋼絲弦、尼龍纏弦等,這樣一來,古箏的音域和表現力就更加寬廣和豐富了。
現在各地常用箏為十三弦和十六弦兩種。
很多人弄不清古箏與古琴的區別。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傳説為“伏羲”、“神農”所造;古箏則晚得多,形成于秦代。古琴琴身以獨木所成,琴面係有七根弦,屬彈撥樂類的“無馬樂器”;古箏則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構成。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馬支起,屬於彈撥樂類的“有馬樂器”。古琴雖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而古箏基本上是一弦1至2個音。
嗩吶
源起:最早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大約西元3世紀在中國出現
流變: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原地區。明清時期廣泛流傳於民間
最初的嗩吶是流傳于波斯、阿拉伯一帶的樂器,就連嗩吶這個名稱,也是古代波斯語Surnā的音譯。嗩吶大約在西元3世紀在中國出現,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第38窟中的伎樂壁畫已有吹奏嗩吶形象。在700多年前的金、元時代,傳到中國中原地區。
明清時期廣泛流傳於民間,多用於婚喪喜事的吹打樂隊中,也用作民間歌舞和戲曲的伴奏樂器。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嗩吶的記載。明代武將戚繼光曾把嗩吶用於軍樂之中。在他《紀效新書·武備志》中説:“凡掌號笛,即是吹嗩吶。”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則是描述嗩吶最好的文章:“喇叭,嗩吶,曲兒小,腔兒大。來往官船亂如麻,全仗你抬身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哪去辨什麼真共假?眼見得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得水盡鵝飛罷。”
明代後期,嗩吶已在戲曲音樂中佔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過場曲牌。而在以戲曲音樂為基礎的民間器樂中,嗩吶也成為離不開的樂器。
到了清代,嗩吶稱為“蘇爾奈”,被編進宮廷的《回部樂》中。今天嗩吶已成為中國各族人民使用頗廣的樂器之一。
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是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廣泛應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