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因説漏嘴招致批評 將宣佈打擊ISIS戰略

國總統奧巴馬週三將發表全國電視講話,闡述美國打擊“伊拉克和沙姆伊斯蘭國”(ISIS)戰略,此時正值“9·11”恐怖襲擊13週年前夕。據稱,打擊戰略將涵蓋經濟、政治和軍事等多個層面,美國不僅要遏制“伊斯蘭國”的發展勢頭,還將全面削弱該組織的實力,奪回其侵佔的土地,“並最終擊敗他們”。奧巴馬一直因上月在白宮記者會上説漏嘴坦承對付“伊斯蘭國”還沒有最佳戰略而招致各方批評。

 

據美國廣播公司8日報道,奧巴馬7日在“與媒體見面”節目活動中表示,“這不是要發動地面攻勢或再打一場伊拉克戰爭”,他稱新戰略“將依靠廣泛的國際和地區聯盟應對ISIS威脅,類似于過去幾年我們一直在進行的反恐戰爭,我相信美國擁有領導地位”。

 

“奧巴馬精心挑選了‘9·11’恐怖襲擊13週年的時間發表新戰略。”《紐約每日新聞》稱。但奧巴馬表示自己的目標很簡單,即“讓美國人民理解威脅的本質以及如何應對它”。奧巴馬否認有證據顯示ISIS對美國本土構成直接威脅。但他也強調,如果允許ISIS控制更多地區以及積聚更多資金和其他資源,這些激進分子就會成為美國的嚴重威脅。不過,奧巴馬重申不會派遣美軍地面部隊同ISIS武裝分子直接交戰。

 

有分析稱,奧巴馬的新戰略取決於伊拉克新政府構成以及包括沙特、約旦和土耳其在內的地區夥伴合作。就在奧巴馬7日講話同一天,阿盟秘書長阿拉比召開阿盟外長會議,呼籲阿盟成員國在政治、軍事上全面對抗“像癌一樣的恐怖組織ISIS”,此前阿盟一直不願積極表態,唯恐成為“暴力聖戰”的新目標。埃及有影響力的遜尼派領袖週一表示,“伊斯蘭國”是“猶太複國主義的陰謀犯罪,是企圖摧毀阿拉伯世界,破壞伊斯蘭世界的形象”,呼籲全球穆斯林聯合起來對抗。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會長理查德·哈斯説,鋻於美國沒有派遣地面部隊,美國只能依靠組建一支“泛阿拉伯軍隊”或加強敘境內的溫和反對派擊敗ISIS武裝。

 

美國彭博社稱,奧巴馬本週將派遣國務卿克裏前往中東,組建一個反ISIS的阿拉伯統一戰線;國防部長哈格爾將前往同敘利亞接壤的北約盟國土耳其。黎巴嫩《每日星報》發表題為“沙特應該發揮作用”的評論稱,“伊斯蘭國”正在一步步挑戰美國的底線。美國必須加強在中東的反恐攻勢,而要想在更大範圍內打擊極端勢力,離不開其在中東的盟友沙特。目前,沙特的反應比較謹慎,但它是美國現階段反恐最符合實際的合作夥伴。沙特《國家報》評論認為,沙特一直在努力反恐,沙特警方抓捕了多名涉嫌極端組織的分子,在國際層面,沙特建立了國際反恐中心並一直向其提供援助。但美國智庫大西洋委員會分析人士拉姆齊·馬拉迪尼説,中東各國的複雜政治意味著構建聯盟將不那麼容易。美國《時代》週刊注意到,奧巴馬雖然繼續抨擊巴沙爾,但承認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優先程度已經下降,因為“當涉及到美國戰略利益和盟友利益時,我們必須把打擊重點放在ISIS上”。

 

“ISIS與以往的大多數伊斯蘭極端組織不同,與基地組織也不同,”《紐約郵報》表示,ISIS擁有控制區,擁有精良的武器,自稱“國家”,士兵穿著制服,遵循嚴格的戰鬥計劃,不像恐怖組織那麼簡單,就是一支極端主義的軍隊。他們還有統治整個中東地區的意識形態使命,甚至打算把控制區擴展到中東以外。據路透社8日報道,ISIS已經開始在南亞地區招兵買馬,宣傳手冊與旗幟出現在巴基斯坦和印度一些地區。從巴基斯坦塔利班分裂出來的一個組織已經表態支持ISIS,在動蕩和貧困的南亞地區,ISIS在年輕人中的吸引力正不斷增強。8日,“伊斯蘭國”武裝對伊拉克北部薩拉赫丁省祖盧耶鎮展開進攻,導致至少10人死亡。

 

而在美國國內,國會兩黨議員原則上歡迎奧巴馬的打擊戰略,但仍然認為奧巴馬做得很不夠,如果僅靠轟炸和試圖武裝中東地區的代理人,最終在該地區坐大的將是伊朗。《紐約郵報》諷刺奧巴馬,“因歐洲人的善意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但“他浪費了太多時間,或許ISIS會提醒他該去做些正確的事”。英國《衛報》還表示,儘管奧巴馬和克裏期待建立一個國際聯盟,但迄今包括英國在內的盟友尚未明確表態響應。 【環球時報駐敘利亞特派記者 宦翔 陶短房 候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