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長:真正參與“佔中”的大學生比例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2-10 10:33:38 | 來源: 人民網 |
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攝影:人民網記者 李鐳)
香港教育局的目標是逐步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多元化教育制度,讓青年一代實現抱負,並且對社會、國家乃至世界作出貢獻。那麼香港教育局是如何制定相關政策的?香港的學生如何上學?如何加強香港學生對祖國的認知?未來香港教育局將如何開展學生的法治教育?人民網記者就上述問題專訪了香港教育局局長吳克儉。
人民網記者:很多內地人對香港的教育體系非常感興趣,請您介紹下相關情況?
吳克儉:香港地少人多,天然資源匱乏,因此每個人對城市的發展至關重要。多年來,特區政府重視教育與人才的發展。特區政府每年總支出若以100塊計,教育經費的支出達到21%。政府視教育為對未來的投資,而非支出。
在教育體制方面,特區政府持續改良和優化教育系統,確保教育機會的公平性。近幾十年,香港的教育由6年免費義務教育,到9年免費義務教育,至2009年發展為12年免費義務教育。如今,香港的教育正朝著十五年免費義務教育邁進。在這個持續改革的過程中,特區政府一直堅持與時俱進,緊跟社會發展的步伐,一起發展教育事業與人才培養。
此外,特區政府重視提供優質教育,不僅是“量”,更注重“質”。2008年-2009年,推出新高中學制,中學由7年改為6年,由2個公開考試減為1個,大學3年增加到4年,高中課程內容翻一番。除了傳統的理化生之外,更增加了其他選修課;必修課除中英數之外,增添一門通識教育課。政府著眼于社會未來發展,依據對人才的要求機會與能力進行教育事業的新部署,在加強傳統學術培養之餘,更推動職業教育和資歷架構的發展,為不同學生及青年人提供更多元化的出路。
在高等教育方面,持續增加升讀資助學位的機會。如今適齡畢業生入大學的機會為38.4%,若連同副學士學位一併計算,接受專上教育的青年人接近70%。如此一來,青年人有不同機會不同層次去接受文理商或職業的教育,依據各人的興趣能力,邊讀邊做,或做完繼續讀書,達到多元化多階段的發展,以配合21世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在此改良的過程中,學生的表現也力證一系列舉措的成功。根據“2012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的結果,香港學生的數學能力、自然科學能力以及閱讀能力在國際上分別排名第三、第二、第二,較之3年前的第三、第三、第四取得了進步。同時,我們也看到上海學生在各項排名中均位列第一;因此下一步,將向上海學習,以不斷更新及改良。
總之,希望新世紀的年輕人能做到終身學習,每個人依據自己的興趣機會及能力,學有所成,學以致用,能夠人盡其才。
人民網記者:在內地,上幼兒園、幼升小、小升初,還有高考,一步一個坎兒。那麼香港是如何做的,有哪些經驗和教訓?
吳克儉:以前香港的公開考試較多,但漸漸我們意識到重要的不是考試,而是用評估來協助學生學習。所以,如今就少了公開考試和考試的壓力,增加評估學習的功能。
12年免費義務教育,對學生家長來説,找學位並不難,難在找什麼樣的學校。如今香港的學校制度分為官立、資助、私營和國際學校,這為不同背景不同興趣能力的學生提供多樣的選擇。幼兒園方面,香港有一千間幼兒園,分為全日、半日、長全日等,提供了足夠的學位,但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一些家長選擇就近上學,但也有堅持選擇名校,這就導致有更多人選擇名校帶來選校競爭。對此,特區政府著重提高學校的“普遍品質”,以提升優質水準來滿足家長對名校的需求。
在信息方面,特區政府提供信息科技平臺,供家長搜索學校的歷史背景、教學理念等信息,以全方位了解學校,進行選擇。
屏蔽此推廣內容安排入學方面,官立和享受政府資助的小學自行收生的比例為50%,中學為30%,以透明標準供家長申請就學,另一部分則以統一派位的方式收生。兩種方法,均強調招生派位的公平性與透明性。
人民網記者:香港回歸已經近20年,在促進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方面、在加強香港學生對祖國的認知方面,香港教育局都做了哪些工作,有哪些不足?
吳克儉: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香港與內地的交流也日趨頻繁。特區政府希望香港學生能夠更了解國情。
在課程上,從小學到中學,特區政府設置一系列課程幫助學生了解中國。幾年前推行的國民教育課雖有爭議,但仍在一步步持續推進,只是免除政治爭拗,鼓勵學校從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持續進行。小學的常識課程,中學的通識教育科、中國歷史、地理和科技等等,加強中國的元素,讓學生多接觸了解國家。
特區政府也堅信“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鼓勵老師家長參與兩地交流,協助學生認識國情,了解祖國。“姊妹學校”計劃將300多所中小學與內地400多所學校配對,在不同層次開展交流活動,如學校互訪、課程互通、教研合作、學生家長互動等。現時每年有5.5萬中小學生參與交流,多集中在廣東省。但這還遠遠不夠,教育局希望內地有更多省份能夠參與進來,加大交流範圍及程度。在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政府就建議學生在中小學階段至少各有一次獲得資助到內地交流。
針對大學課程,教育局希望兩地加強互相研究,加強職業部門的互相分析、互相配合。香港大學生“萬人計劃”提供兩地青年互動的機會,讓香港青年通過親身經歷來了解國情。同時,希望將來能進一步拉近與內地的教、學關係。
人民網記者:現在,有很多內地學生到香港上學,在人數上有怎樣的變化趨勢,他們畢業後有多少留港,又有多少回內地?您有相關數據嗎?
吳克儉:特區政府積極推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吸引各地精英,其中與內地學生的交流是重點。在2009-2014年5個學年中,共有超過9萬內地學生來港讀大學及研究生課程。2013-2014學年,就有2.5萬內地學生來港,比5年前增加兩倍。為了鼓勵內地學生來港學習,內地學生在畢業後獲准一年時間在港找工作,更深入地了解香港。截至2014年底,利用這個政策留港的內地學生達到了3.9萬人;2014年,就有超過9700內地畢業生獲准留港或回港,較5年前增加了兩倍。該措施使得畢業生的職業生涯發展不受地域限制,為香港及國家培養人才,提升國際競爭力。
人民網記者:持續兩個多月的非法“佔中”告一段落,期間有不少學生參與,您怎麼看? 未來香港教育局將如何開展學生的法治教育?
吳克儉:法治是香港的重要基石,也是核心價值所在。我們希望政改可以向前,到2017年時實現普選特首。在79日的非法“佔中”行動中,有學生參加,但比例不大。香港有38萬中學生,23萬大專學生,有幾百名中學生和幾千名大專學生參與非法“佔中”,真正參與的學生比例不高,所以很多學生講“他們不代表我”。個別學生的行為不能代表大部分學生。我們提倡的是,可以有言論自由,但必須在守法、互相尊重的前提下進行。這些核心價值是不可以亂的。這次非法“佔中”事件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反思,讓我們了解到年輕人對國家對國情的認識不夠,對基本法、一國兩制不能很深入地領悟。因此,需要加強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教育和認知。
希望多了解多分析。在中小學層面,老師與校長做了大量工作,協助校內同學了解整件事,為同學安全做了大量工作。因此中小學生真正參與的人很少。大專學生中,幾千人相對於23萬大專學生來説比例不高。但我們也不會因人少而輕視反思,我們會多了解年輕人哪些方面需要增強認識。今年是基本法頒布25週年,需要在這方面加強宣傳和學習。
人民網記者:1968年美國的一位學者出版了《生命教育》一書,探討必須關注人的生長髮育與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諦。2014年2月18日,復旦大學投毒案宣判,不少教育專家認為此事折射出“生命教育”的缺失。關於“生命教育”您怎麼看,香港教育局又做了哪些工作?
吳克儉:關於生命教育,在香港更傾向用“全人教育”一詞,不單單看重“才”,更看重“德”,“才德兼備”。學生的知識技能固然重要,更要看到學生的人生觀,這是全人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不但重視學歷,也重視價值觀、人生觀的培育。
2014年,香港頒布了一個新政策,我們為每所中學提供專業老師,推動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希望透過新措施,使學生全方位了解個人的發展,不只是讀書,而是思考怎樣培養自己的性格、操守、積極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點很重要,因為以後會面對很多衝擊、成敗與磨練,會影響之後的人生發展。所以職業生涯規劃很重要。
在課程方面,小學有常識科,中學有生物、社會、倫理、宗教和通識教育課,目的都是幫助學生認識生命、愛惜生命、尊重生命、探索生命,這些生命教育是全面的連續性的安排。生命教育不只是課堂上的教育,更是生活的接觸、經歷和實踐。因此我們有一些學生活動和實踐獎勵計劃,透過多元的輔導等模式,貫穿小學、中學、大學。
生命教育另一個核心元素是老師和學校的支持。我們推行校長和教師的專業發展課程。老師能夠全面掌握生命教育,一個老師能影響很多學生,因此我們很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是教學資源,老師的教學工作任務重,因此更要善用環境資源、教學課程資源、信息科技資源等,全面有效接觸年輕人。希望生命教育可以透過信息科技平臺接觸和影響學生。
最後一點,學生花很多時間在課堂上,但回到家後就是父母。父母的行為思想對學生有很大影響,所以家長教育十分重要。香港每所學校及全港各分區都有家教會,使家長知道他們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其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學生。我在探訪家長時,很多家長説:局長,希望你多安排些課程,他們覺得做家長不易,希望有些培訓使他們成為合格的家長。現在有些非政府機構,已經開始做一些針對家長的學術研究服務。人民網記者 李鐳 劉軍濤 賈玥 柳靜 實習生 陳遙發自香港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