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滬港通”起航 人民幣金價影響力再邁一步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07-21 10:38:10 | 來源: 新華網 |
國內黃金市場加速國際化,到17日,“黃金滬港通”完成首周交易。業界專家指出,作為國內交易市場走向國際的一步,“黃金滬港通”開啟了內地和香港黃金市場的互聯互通,有助於提升“上海金”在亞太乃至全球的競爭力,爭奪人民幣黃金的定價影響力。
黃金板滬港通比此前的黃金國際板更進一步,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開放合作,上海市場引入香港金銀業貿易場作為第一家交易所類機構特殊會員。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香港金銀業貿易場內行員和投資者不必按目前的交易規則,前往上海自貿區開立FT賬戶,只需在中銀香港開立賬戶就能直接買賣上海黃金現貨産品,不過賣出後資金需原路返回。
到17日,“黃金滬港通”完成了開通後的首周交易,統計數據顯示,市場的交易仍較活躍,以黃金國際板上交易量較大的IAU9999品種為例,7月13日至17日當周,IAU9999品種累計完成交易超過4000千克,較前一週的交易量增長約50%。
“通過‘黃金滬港通’的投資者不僅是在國際板上參與交易,按照公告,交易所的詢價交易乃至主板的交易都有所開放。”一家商業銀行黃金業務主管告訴記者,由於內地每年從海外進口的黃金大多經香港轉口,“黃金滬港通”起航後,上海市場交易量將進一步擴大。
海通期貨研究員謝孫嬌預計,“黃金滬港通”每年可能帶給上海金交所超過100噸的交易量。“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累計交易量高達1.75萬噸,儘管100噸相對於全市場的交易量並不大,但離岸人民幣的回流投資、國際市場帶來的交易量都意義重大。”業界專家認為。
目前國內黃金市場仍是“影子市場”,爭取人民幣黃金定價影響力成為業界高度關注的話題。“事實上,上海金的影響力隨著交易量的擴大已經有所顯現,但上海交易價格由於此前外資相關機構不能買也不能賣,更多是封閉市場,使得這一價格的國際影響力有限。”黃金專家王其博認為。
有數據顯示,目前內地每年從香港進口的黃金已佔全球黃金消費量的三分之一。“通過滬港通這一更便利的國際板通道,可以使上海金的投資者結構更完善,且參與的資金也包括了在岸資金和離岸資金,集合了全球投資者和資金的深度融合,無疑也有助於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的人民幣價格發現功能。”謝孫嬌表示。
在專家看來,“黃金滬港通”正是目前國內大力推進黃金定價影響力提升的重要一步。此前,一系列舉措密集施行:中資金融機構努力“走出去”,參與海外市場的定價;2014年9月18日,上海黃金交易所推出黃金國際板,在自貿區框架下,海外投資者首次可以參與“上海金”的交易;今年4月,黃金及製品進出口管理辦法也正式實施。
“定價權的爭奪不會一蹴而就,尤其對於黃金這樣的多重屬性商品。”對此,不少專家指出,未來黃金市場仍需加快市場建設。“市場的建設不僅僅是規模做大,還要加強一系列産品、制度等的完善,與國際市場接軌,吸引更多不同層次的投資者。”謝孫嬌説。
(記者陳雲富)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