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研究》新書發佈會在京召開

1月9日,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研究》一書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舉行了發佈暨讀者見面會。本書的作者史曉東副教授給現場觀眾作了題為“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探索與思考”的主題演講。

 

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雖然不斷取得重大進展,政治互信持續深化,但已經進入“深水區”,其中兩岸軍事敵對就是困擾兩岸關係深入發展的結構性障礙之一。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近些年來兩岸以及國際社會公認的緩和乃至結束兩岸軍事敵對的基本方法。中共十八大報告中就再次提出,希望雙方共同努力,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臺海局勢。因此,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兩岸和平發展架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內外學者及各方十分關注和重點討論的議題。

 

《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研究》一書是九州出版社“台灣研究文庫”第一種,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本系統研究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學術專著。史曉東為政治學博士,現為國防大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大校軍銜。他主要從事台灣問題、軍隊軟實力等方向的教學研究。該書寫作前後歷時八年,在這一過程中,作者尋訪了相關部隊指導員和重大事件親歷者,多次赴前沿部隊實地調研,書中採集了不少珍貴的第一手資料,是其多年來潛心研究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階段性成果。

 

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涉及臺海各方乃至美日外部勢力,具有高度爭議性,對同一個問題各方有不同的解讀。該書在關照、甄辨不同觀點的基礎上,把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置於結束兩岸60多年政治與軍事敵對、謀求國家和平統一的歷史進程中,逐一回答了兩岸為什麼要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建立什麼樣的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以及如何建立這一機制等基本問題。

 

書中整理和分析了近二十年來大陸、台灣及美國討論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建議和方案,厘清了各方圍繞這一話題主要談及的內容、使用的稱謂、表現的基本態度等,從總體上建構出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這一議題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總結了兩岸謀求緩和軍事敵對的歷史經驗;並進而深入分析了當前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障礙和阻力,具體討論該機制建立的政治條件、地位作用等政治議題,以及“海峽中線”及“軍事緩衝區”“撤除飛彈”等軍事議題;對未來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可能採取的措施,書中亦作了理性深入的探索和思考。該書極具理論深度、歷史視野和現實針對性,對思考和破解兩岸軍事安全領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為一名軍事理論研究者,史曉東認為,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源自於結束兩岸軍事敵對狀態的內在需求,兩岸軍事對峙是國共內戰以來雙方軍事敵對行為的延續。他説,這種對峙是在一個國家內部發生的,從未脫離內戰的範疇。陳水扁妄圖借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製造“台灣獨立”的假像,這種企圖和做法是與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法律定位相抵觸的。未來可能建立的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是一個國家內部兩支軍隊之間的機制,是對“台灣獨立”“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排除。

 

在史曉東看來,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步履維艱的曲折歷程,一方面説明這一機制本身的複雜程度可能遠超當初人們的想像,另一方面也説明,建立這樣一個機制,僅靠某一政治集團,甚或海峽兩岸任何單一方面的願望和努力都是不夠的,必須使之成為各方政策的最大公約數。也就是説,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不僅需要處理兩岸客觀存在著的軍事敵對行為,還要摒棄敵對的心態,消除因認知不對稱而長期存在的各種誤解誤判和政策盲區。(中國台灣網記者 吳曉寒)(中國台灣網1月12日北京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