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發佈文藝繁榮發展25條:不讓文藝成為市場奴隸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0-20 16:44:45 | 來源: 北京青年報 |
習近平總書記一年前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公開發表之際,《中共中央關於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藝的意見》19日公佈,為“文藝繁榮發展大計”壘基砌階、立柱支梁。新華社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學者,解讀這份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指導文藝工作的綱領性文件。
深入生活作為職稱評定重要依據
意見説,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人民是文藝工作者的衣食父母。意見倡導文藝工作者深入生活、紮根人民。
“倡導”並非強制。為實現引導的目的,意見提出,制定支持文藝工作者長期深入生活的經濟政策,健全長效保障機制,為他們蹲點生活、挂職鍛鍊、采風創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成果展示平臺。把深入生活納入文藝單位目標管理和領導班子業績考核,作為文藝工作者業務考核、職稱評定、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
扶持網絡文藝社群和鄉土文化能人
文藝創作的源頭活水在人民,文藝的服務對像是群眾。意見提出,制定繁榮群眾文藝發展規劃;落實鄉鎮文化站職能;扶持引導業餘文藝社團、民營劇團、演出隊、網絡文藝社群、鄉土文化能人等廣泛開展創作活動。
意見用兩個段落闡述面向基層、服務群眾和激發人民創造活力、繁榮群眾文藝的要求、路徑、方法。
扶持中華文化基因校園傳承工作
意見提出,實施農村中小學藝術教育計劃;扶持中華文化基因校園傳承工作;重點支持傳遞向上向善價值觀的青少年文藝創作和推廣;推動學校與社會藝術教育資源和設施共建共享,提高青少年的藝術素養。
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南京藝術學院舞蹈學院院長于平説,廣大文藝工作者的使命,一方面在於創作優秀作品,一方面還在於傳承文化基因。“有什麼比文化基因的‘代際接力’更有意義呢?這是我們繁榮發展文藝的百年大計。”
絕不讓文藝成為市場的奴隸
票房收入、收視率、收聽率、點擊率和發行量等量化指標,其本身是評價文藝作品品質的客觀輔助性工具之一。但一旦在這些工具前面加上了“唯”字,天平立刻就會傾斜,價值觀就會隨之扭曲,文藝就會在市場經濟大潮中迷失方向,成為市場的奴隸。
意見為此提出要將種種“量化指標”與專家評價和群眾認可統一起來。“似乎可以説,‘量化指標’是‘群眾認可’的一種表現方式,但這種表現更多反映的是即時感應、感官效應、情緒反應。”于平説。
解決“有高原缺高峰”困境
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看來,對文藝領域來説,創作階段是最重要也是最艱苦的環節,同時也面臨一定的經濟風險。“必須提高在這方面的組織化程度,在文藝創作生産全過程中,把該做厚的地方做厚,該做實的地方做實,確保創作環節無憂,生産鏈條不斷,有效解決有數量缺品質,有高原缺高峰,抄襲模倣、千篇一律,機械化生産、快餐式消費等問題。”他説。
根據意見,扶持的重點是基礎性原創性環節和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避免過多過濫的重復改編。于平認為,通過專項資金或基金對文藝繁榮發展加以扶持,抓住這兩個重點,就是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為網絡文藝正名立規矩
當今,網絡原創文藝已經成為大眾文化的重要策源地,蘊含並快速積累著巨大的文化力量和引導能量。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雲駒説,網絡文藝打通線上線下的文藝空間、打通文藝與各行各業的壁壘、打通文藝的各個産業連結,構成“互聯網+”的新型發展格局,帶來數字革命和智慧文藝。
大力發展網絡文藝,是意見一大亮點。意見提出,實施網絡文藝精品創作和傳播計劃,加強重點文藝網站建設,鼓勵推出優秀網絡原創作品,推動新興文藝類型繁榮有序發展。同時要求加強內容管理,創新管理方式,規範傳播秩序,讓正能量引領網絡文藝發展。
既看作品也重人品 杜絕“見利忘義”
繁榮發展文藝,意見還全面考慮並細化了激勵機制。
一是從建設德藝雙馨的文藝隊伍著眼,引導文藝工作者處理好義利關係。
二是把文藝事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以此構建對各級政府的考核評價體系,從管理機制上杜絕“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
三是落實國家榮譽制度,讓成就卓著的文藝工作者專業上有權威,社會上受尊重;改革和完善有利於文藝繁榮發展的酬勞和獎勵辦法。
四是加強和改進文藝評獎管理,嚴格評獎標準,既看作品也重人品。文/新華社記者 周瑋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