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張美圖對應12個時辰 網友:頓覺時間都慢下來

12張美圖對應12個時辰 網友:頓覺時間都慢下來

 

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不少人在刷屏轉發《遇見你,就是最美時刻》,這是一份中國十二時辰的情書,12個時辰用12張來自天南地北不同季節的照片組成,每張照片對應一個時辰,12張照片的色彩層次跳躍,給人極大的美感,網友連稱大美。昨天,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作者小林,他也是揚子晚報《銳讀空間》“三城記”專欄作者之一林帝浣。

 

12張美圖對應

 

中國十二時辰

 

這組照片堪稱祖國山河風光大照。比如,子時的照片配的是西藏珠峰大本營,在雄偉的高山間漫天繁星鋪在湛藍的天空上,配的文字也極美,“子時,古曆分日,起于子半”,解釋了子時是指前夜11點至晨1點的時間段,並配“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

 

而接下來的丑時,配圖則是晨1點至3點的青浦朱家角,深藍色的天幕下,朱家角的燈火映出夜色的深沉,而林帝浣選擇配的古代詩詞則是《詩經·風雨》中的“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寅時(淩晨3點到5點)的配圖選擇的是淩晨4點左右的丹東鴨綠江,一輪太陽初升水面,配圖色調開始暖起來,配詞“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孟子·告子上》”

 

到了卯時,圖片風格突變,開始淺色清新係的感覺,這是黃山始信峰上的淡淡雲海,襯著堅硬的山峰,很像一幅水墨畫。配的“日出有曜,羔裘如濡。——《詩經·檜風》”,林帝浣解釋説,這是指每天清早5-7點的時光,這幅就是自己當年登上黃山後在這個時間拍攝的。

 

圖片風格和季節

 

都跳躍式轉變

 

接下來的辰時(7點到9點),配圖是雲南大理古城的梅花, 巳時(9點到11點)是北海潿洲島上日光當頭,一對情侶在海邊的剪影,加上遠處的漁船,一片橙黃的景致。午時(11點到13點)的配圖也很獨特,是正午下的北京午門。未時(13點到15點)的配圖是特別適合做這個時期的電腦屏保,深秋下的大理沙溪,色彩層次感強烈,藍天白雲下金黃色的樹叢。而申時(15點到17點)則進入隆冬,黑龍江雪鄉的白色屋頂和煙囪帶來深深的寒意。

 

酉時(17點到19點)則是內蒙古通遼市的扎魯特,依然是層次感強烈,色彩濃郁的畫面。戌時(19點到21點)意指黃昏,屈原在《離騷》中寫道:“昔君與我誠言兮,曰黃昏以為期”,一幅來自新疆那拉提的深秋景象也很適合意境。最後的亥時(21點到23點)又回到了雪景,這是呼倫貝爾的海拉爾,玉樹瓊枝下一盞古意十足的路燈。

 

網友看完

 

頓覺時間都慢下來

 

就像林帝浣開頭寫的那樣“從前的時間都慢,一個時辰能當如今兩個小時用,我們不知為何忙碌,直到良辰虛度,後來,遇見你時方知每時每刻都是最美”。很多網友表示,看完這12幅圖,頓覺時間就慢下來了,而且更重要的是看到了古詩詞的大美,特別有意境。

 

出乎意料的是,林帝浣目前在中山大學教的是IT交互科技,他告訴記者,雖然自己學習經歷偏理科,但一直都很喜歡中國傳統文化,譬如書法和國畫,業餘做的最多的就是攝影,在他看來,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有一定的隔閡,所以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用一種新的語言體系來將兩者融合起來,用攝影來承載,是他的一個探索。

 

目前,林帝浣正為揚子晚報週日出版的《銳讀空間》寫專欄,“一座城市一個人”的文章風格受到不少讀者的歡迎。星座和茶文化專題

 

正在策劃中

 

“十二時辰的選片和配文,大概花了一週左右的時間。”林帝浣告訴記者,圖片是從自己海量的攝影作品中選的,篩選之前就先確定了一些要素,比如圖片拍攝的時間(春夏秋冬)、色彩要豐富有跳躍感、選材不能重復、地域要廣泛,也就是説,12幅照片要在色彩上進行平衡,不能都是一種色調,一個季節,或一個城市,所以選圖就花了兩三天。另一方面,文字的選擇也費了一番心力,雖然一直就很愛看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但這些簡短的體現時辰的文字,也是需要挑選的,他就特地翻了四書五經和一些詩詞,“文字部分一定不能複雜和深奧,要選那種一眼就能看懂的,這樣網友們讀起來才順暢,也才能産生興趣”。

 

林帝浣表示,他做這個就是想讓更多的80後、90後能體會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將精華呈現給他們,讓他們獲得一種共鳴。

 

他還跟記者説到了他下面準備做的一些系列,比如星座,他笑稱,這個星座不是西方的星相學,“其實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就會發現,中國天文也早早就有星相學呀,”他希望以此為切入點,策劃一個不同於西方星座的專題出來。

 

另外他腦子裏還盤旋一個話題,就是中國茶文化,不是單純的品茶,而且與每種茶發源地的飲食、生活習慣、文化和地域特點等結合起來,他説,比如江浙一帶愛喝綠茶,與當地的飲食、氣候等有關。

 

揚子晚報記者 孔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