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區議會選舉空前激烈 愛國愛港陣營終成贏家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25 10:27:23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特區第五屆區議會選舉日前公佈結果,愛國愛港陣營贏得431個議席中超過70%的席位,並在全部十八個區的區議會繼續佔據多數議席,掌握主導權。其中,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取得119個議席,穩居第一,反對派多名頭面人物敗選。
本屆區議會選舉是“佔中”失敗和政改法案被否決後舉行的第一場全港性大型選舉,各派政治力量爭奪空前激烈,投票率和投票人數均創下歷屆區議會選舉的最高紀錄,分別達到47%和146萬人,投票人數較上屆增加約26.5萬人。本屆區議會全面取消委任議席,增加民選議席19個,共有935名候選人角逐431個席位。在嚴峻形勢和激烈競爭中,愛國愛港陣營贏得逾300個議席,較上一屆穩中有升,鞏固了建制派在區議會佔據七成以上議席的格局,同時保持了在全港十八個區議會的主導權。
民建聯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其派出的171位候選人共取得119個議席,總當選率為69.6%,共取得30.9萬餘票;工聯會取得29席,總得票超過9.5萬票;新民黨取得26席,總得票逾7.5萬票。
更為引人注目的是,愛國愛港陣營中一批新秀順利接棒上位。民建聯主席李慧瓊介紹,民建聯有33位35歲以下的年輕候選人成功當選,9位卸任議員全部成功交棒。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也表示,從這次選舉中可以看出,區議會逐步走向年輕化,工聯會將繼續推動年輕人參選。
輿論認為,建制派主動適應香港政治氛圍的轉變,下大決心更新換代,安排一批年輕人參選,以專業、進取、創新和紮根基層的形象,爭取中産和年輕選民支持,取得了較好效果。
輿論還指出,區議會投票率創下歷屆最高紀錄,卻並沒有重演12年前基本法23條立法擱置後,在高投票率之下建制派失利的歷史,反而是反對派的一些頭面人物競選連任失敗。
輿論議論的另一個焦點是,部分立場傾向於“本土主義”的青年人參選並當選,認為有關動向及其反映的社會政治問題值得關注。(記者牛琪)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