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十三五”規劃深化內地與香港的合作發展

中新社香港11月2日電 (記者 盧哲)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2日在出席“灼見名家週年論壇:2016靜觀求變”時表示,中央在“十三五”規劃中特別點出期望“提升港澳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和功能”,進一步深化了內地與香港的合作發展,令香港可以繼續為國家發展作出貢獻。

 

曾俊華在演講中説,中央在“十二五”規劃中,第一次以獨立篇章交代香港和澳門特區發展。多年以來,香港憑藉國際優勢,是國家經濟與國際市場接軌的最主要橋梁。香港憑藉與世界接軌的優良市場制度,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過程中始終扮演重要角色。以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為例,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扮演著“防火牆”和“試驗田”的角色。

 

曾俊華説,去年11月正式啟動的滬港通和今年7月實施的內地及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獨有的雙向平臺,就説明瞭香港可如何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中作出貢獻。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香港不僅能夠參與、更能從中得到巨大發展機會。香港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的一個樞紐城市,在“一國兩制”框架下所擁有的特別優勢,令香港有條件成為“一帶一路”上一個主要的經貿平臺,在集資融資、商貿物流、高端專業服務、旅遊同新興産業等領域扮演重要的角色。

 

曾俊華強調,特區政府會積極配合中央各項改革和新政策,加強認識“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新興市場,加強雙邊合作,推動業界積極參與建設“一帶一路”的發展,共同拓展新的商機。

 

曾俊華表示,環球經濟需求疲弱,美國加息懸而未決,國際金融市場烽煙四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經濟表現難免會受到影響。不過,香港經濟基調良好,金融監管穩健,“如果市民有信心,相信我們是有能力抵禦外來的衝擊”。

 

而面對疲弱的週邊環境,股市波動,內地經濟短期內的確有不少下行的壓力。但相信內地有充足的政策空間,能達到今年全年預測大約在7%左右的增長目標。曾俊華還強調,香港要關注短期的經濟風險,著眼國家中長期的發展,積極配合國家深化改革帶來的機遇。“未來機會處處,我絕對有信心,也相信我們是有能力、有智慧把握這些機遇,進一步推進香港經濟的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