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或遇瓶頸期 可從兩方面著手應對
|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11-30 09:35:20 | 來源: 人民網 |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28日舉行第三屆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青年學者50人論壇。在台灣問題國際因素新趨向有關議題中,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分析了當前和未來兩岸關係可能遇到的兩個瓶頸,並提出了應對措施。
在朱磊看來,“瓶頸期”意味著“一方面已經處於較高發展水準,另一方面出現發展動力減弱跡象,如果處理不好可能出現倒退”。“‘瓶頸期’在兩岸政治關係和經濟關係中,都有所體現。”朱磊説。
朱磊分析,就政治關係而言,近七八年來,兩岸關係火熱,簽署了23個協議,雙方主管兩岸事務的部門建立了常態化的溝通聯繫機制。兩岸最高領導人見面,政治互動達到最高水準。但下一步發展動力或顯不足。另外,經濟關係也處於瓶頸期,貿易、出口、投資增加的上升空間存疑。
如何應對瓶頸期?朱磊建議,在經濟方面,首先,兩岸可以通過政治合作,以政促經,繼續加強高層互信加強經濟合作的機制化,爭取簽署ECFA後續協議。第二,通過雙方經濟的轉型升級實現兩岸經濟關係自由化,進一步擴大貿易、政策開放程度,降低關稅壁壘。第三,通過涉外合作,比如加入RCEP或者亞太區域其他經濟安排,實現兩岸經濟共同發展與亞太經濟合作機制的銜接。
在政治關係方面,朱磊認為,大陸仍要先把自己的事情辦好,增加和改善自己民眾的福祉,對台灣民眾形成吸引力,從而增強對國家和政權的認同感。(楊牧 覃博雅)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廣東考察時強調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推動高品質發展2025-11-09
-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9日晚在廣東廣州舉行 習近平將出席開幕式並宣佈運動會開幕2025-11-09
- 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 李書磊出席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11-09
- 國臺辦: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台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2025-11-09
- 探尋神秘巴文化:台灣自媒體人走進達州羅家壩遺址博物館2025-11-09
- 寶島重光——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系列報道2025-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