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中國經濟的未來緊密相連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05 09:48:49 | 來源: 人民網 |
上世紀80年代末,美國人迎來了一件令人沮喪甚至是感到恥辱的事件,日本商人買下了美國精神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彼時,日本經濟迎來巔峰時期,在美國,《日本第一》等著作成為暢銷書。此後,兩國經濟的走向卻讓人意想不到:受地産泡沫等因素影響,日本經濟陷入長期蕭條,而美國卻敏銳地抓住了以信息技術為龍頭的“新經濟”機遇,成功實現經濟轉型,迎來了“黃金十年”。
這個故事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發價值。作為新興經濟體,中國實現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長,在取得巨大成就同時,經濟逐漸進入新常態。 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
通俗一點説,就是低垂的果子都被摘完了,枝頭上的果子不是想摘就能摘,要想啃下骨頭,渡過險灘,唯有拓展思路,創新發展。
10月29日發佈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分享經濟,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
“互聯網+”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站在歷史進程中的路口,向後看,這是中國實現創新驅動和跨越式發展的契機,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在産業變革中與西方強國基本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歷史機遇;向前看,“互聯網+”是中國提出來的與美國“工業互聯網”、德國“工業4.0”並駕齊驅的國家級戰略。
如果説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給美國帶來了福音,那麼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崛起為標誌的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將與中國經濟的未來緊密相連。
“我們過去常説,在信息尤其是互聯網領域,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現在,我們很可能就站在這樣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在某些方面,甚至比發達國家擁有更大的優勢。” 在6月2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推進“互聯網+”,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大契機。
國務院印發的《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指出,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産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
作為互聯網的升級版,“互聯網+”在改造中國傳統産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網絡零售交易額規模已躍居全球第一,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61億;主流打車軟體日訂單量峰值超千萬;網上銀行用戶數達3.07億人;網上支付用戶數達3.59億人;餐飲團購用戶數達1.76億;網上預訂機票、酒店、火車票或度假産品用戶達2.3億人……
未來,互聯網與製造業、農業、能源、環保、健康醫療、教育、交通等所有領域的融合將進一步加深。《意見》提出發展目標,到2025年,網絡化、智慧化、服務化、協同化的“互聯網+”産業生態體系基本完善,“互聯網+”新經濟形態初步形成,“互聯網+”成為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
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再次提及“互聯網+”,表明“網絡強國”等與互聯網相關的國家戰略,正式進入系統化實施階段, “互聯網+”亦成為夯實中國夢的一個載體。(陳建)
新聞推薦
- 微視頻|合作共贏 惠及世界2024-11-05
- 數讀中國|跨境電商主體活躍 貿易新動能加速釋放2024-11-05
- 從“接訂單”到“造需求” 潮玩之都“玩”出新花樣2024-11-05
- 兩岸(川渝)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辦2024-11-05
- 兩岸媒體人點讚“兩路”精神2024-11-05
- 漳州臺商投資區首家國企超市正式開業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