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中國將會做些什麼?
編輯: 霍亮 | 時間: 2015-11-06 09:42:41 | 來源: 人民網 |
“要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使之更加公平公正”、“要共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早在2013年的G20峰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就把全球經濟治理問題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的確,當前全球經濟的復蘇之路走得並不平坦。一方面,世界經濟逐步走出低谷,繼續朝好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負面影響依然存在,一些國家經濟尚未擺脫衰退之勢。
在此形勢下,《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特別提出:推動國際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備受矚目的“十三五”進程中,中國將如何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會從哪些方面著手行動?
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國際協調 提高制度性話語權
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是各國在制定和執行國內政策的過程中,通過各國間的磋商等方式對某些宏觀經濟政策進行共同的調整。從廣義上講,凡是在國際範圍內能夠對各國國內宏觀經濟政策産生一定程度制約的行為均可視為國際經濟政策協調。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匡賢明在接受人民財經專訪時表示,一方面,隨著中國經濟體量的不斷擴大,中國經濟政策的外部性明顯加大,中國制定出臺的每一項政策,都會對國際經濟帶來重大影響,比如人民幣的問題,已經不是中國自身的事,而是一個世界性的議題;另一方面,中國深度融入世界經濟,主要發達國家的經濟政策變化,對中國也會帶來較大影響。在相互影響下,需要各國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這一點在國際金融危機後表現得越來越迫切。“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提出這個概念,表明中國願意主動作為,並且在促進全球經濟新平衡中貢獻第二大國的力量。
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要實現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不僅要進一步推動産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更要將國際環境和形勢納入考察視野,對我國來説,既要兼顧國內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又要注意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資源配置的複雜性。
針對如何進行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匡賢明認為,“十三五”規劃建議稿提出“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第一,要進一步推進自身開放,保持宏觀經濟穩定,為全球經濟穩定做出貢獻;第二,要用好G20這個平臺,並且儘快把G20機制化。明年中國將擔任G20輪值主席國,在這方面可以主動設置議題,推進相關改革;第三,要充分利用亞投行等機制,對國際經濟秩序進行邊際改進,適應國際經濟格局變化,加快推進IMF等現有國際機構的改革。
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則建議,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國際協調,在當前變得極為重要。同時,關於宏觀經濟政策創新,朱光耀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中國需要提高在全球經濟金融事務上的發言權和影響力,為加強中國同國際社會的宏觀經濟金融政策溝通提供重要的機制保證;二是要對傳統的財政標準進行新的思考和必要的調整;三是要研究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要對相關指數的相關係數進行調整以使其更真實地反映經濟結構變化的情況和經濟增長的真實狀況。
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 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十二五”時期,我國在積極參與二十國集團、金磚國家等機制建設的同時,充分利用聯合國、亞太經合組織、亞歐會議等平臺,成功舉辦了APEC峰會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會議活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與瑞士、冰島、韓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先後簽署自貿協定,並著力推動多邊貿易談判,啟動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談判、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談判、中國-巴基斯坦自貿區第二階段談判、中國-斯裡蘭卡自貿區談判等。
“十三五”時期,我國將更好地參與全球治理,進一步推動多邊貿易談判,推動自由貿易區發展,促進多邊貿易體制均衡、共贏、包容發展,形成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霍建國認為,中國應繼續發揮在WTO中的影響力,推動多邊貿易談判進程,不斷提高我國在制定國際貿易規則中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匡賢明對人民財經表示,在開放新階段,我國開始主動參與國際經濟秩序構建與全球經濟治理。從現實情況看,重點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二是加快以服務貿易為重點的自貿區建設,尤其是重點推進中歐自貿區建設,形成全球高標準自貿區網絡;三是通過亞投行、金磚國家發展銀行等,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新規則的制定。在這些戰略中,無疑“一帶一路”是核心。
同時,《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還提到,要支持發展中國家平等參與全球經濟治理,促進國際貨幣體系和國際金融監管改革。習近平9月下旬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時也指出:“世界上很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都希望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但這並不是推倒重來,也不是另起爐灶,而是與時俱進、改革完善。”
在平衡國際金融秩序並推動其改革完善的過程中,我國始終秉持著負責人的態度。目前,我國已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出資設立絲路基金、簽署協議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並謀求在二十國集團、金融穩定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機構組織裏與自身貢獻、能力相匹配的權力。
放眼“十三五”,“開放”作為核心發展理念之一,已經為未來五年中國的開放合作之路描繪了圖景,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不斷發展形成,中國經濟發展及改革將會催生出新的活力,中國也將在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