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成果顯著基於“九二共識”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01 19:46:57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昨天(30日)在台北舉行第三次“兩岸兩會協議執行成果總結會”,盤點過去7年來兩岸簽署並生效實施的20協議的成效。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2008年以來,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務實解決了兩岸交流衍生的各種問題,造福了兩岸民眾,成果相當顯著。這一切都是建立在“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上,倘若失去了兩岸交流的重要基石,那麼在這一政治基礎建立起來的兩岸政治互信及相關的商談機制可能就要坍塌。
評論指出,當前兩岸關係正處在重要的節點,將面臨著方向和道路的抉擇,在此關鍵時刻總結兩岸協議執行成果,具有重要的意義。2008年6月兩岸兩會得以恢復中斷9年的事務性協商,舉行了11次會議,簽署了23項協議(生效20項),務實解決了兩岸交流衍生的各種問題,造福了兩岸民眾,成果相當顯著。
評論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歸根到底就是要為兩岸民眾謀福利,而兩岸協商則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內容。這7年來兩岸簽署的每一項協議都是以人為本、為民謀利:自2012年起大陸已成為台灣第一大入境客源市場,累計共有1300萬人次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兩岸已開通71個空運客運航點,每週890個客運航班、84個貨運航班往返兩岸;自ECFA早收計劃實施以來,出口大陸的台灣貨物享受ECFA關稅優惠達到165.4億元人民幣;兩岸合作打擊各類跨兩岸犯罪行為,台灣電信詐騙發案數因此減少了約40%;福建向金門供水工程已經開工建設,兩岸在知識産權保護、食品安全、醫藥衛生、農産品檢疫檢驗、核電安全、氣象、地震監測等領域也建立了業務聯繫機制。由此可見,兩會協議集中體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豐碩成果,有效消除了兩岸交流交往中的制度性藩籬,減少了同胞往來兩岸的阻礙和成本;完善了保障兩岸民生福祉的體系,擴大了兩岸互利雙贏、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對厚植兩岸共同利益、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獲得廣泛支持發揮了重要作用。
評論説,然而,島內將於明年1月舉行選舉,為兩岸關係未來發展平添變數。民進黨主席、“台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這段時間以來一再聲稱“上臺後不會減少陸客來臺總量”,以消除台灣旅遊業界的疑慮。可見,島內業界深切感受到兩會協議帶來的好處和便利,質疑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如果上臺是否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
評論最後強調,島內多次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對兩岸制度化協商機制高度肯定,近8成人支持兩岸持續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近6成人認為兩岸各項協議有助於台灣整體發展。但蔡英文和民進黨迄今回避兩岸交流的政治基礎“九二共識”,其所謂“不會減少陸客來臺總量”的承諾不過是一張空頭支票罷了。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