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環保人士交流經驗 儘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用品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由保護地友好體系和中國日報網共同主辦的“跨國華人分享匯全新角度審視自然保護”論壇活動16日在北京舉行。來自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謝璧如現場展示了隨身攜帶的綠書包,裏麵包括環保袋、不銹鋼的筷子甚至吸管等,儘量避免一切一次性用品。

 

解焱博士是自然保護地友好體系發起人,也是中國生物多樣性知名學者,從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20年。她表示,之所以會選擇自0然保護這一領域,是受了英國科學家珍古道爾的《我和黑猩猩》一書影響。研究生畢業後,解焱開始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工作,之後她全面了解中國的瀕危動物和外來入侵物種,了解到生態在不斷退化。

 

在接觸自然保護的過程中,她認為,社會在進步,且環保仍有希望。“這個希望在於我們所有的人都能意識到生態對我們每個人有多重要。”

 

社團法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的謝璧如在中國台灣從事環境教育工作。她提到,一次性用品其實是造成自然保護區和環境變化的重要原因。她提議人們帶著綠背包去旅遊,裏面裝好旅遊必需用品,儘量避免在旅遊的過程中對環境和自然造成破壞。

 

謝璧如還現場向觀眾展示了她的綠背包,裏面有環保杯、環保袋、環保筷子以及不銹鋼吸管等。“其實我們用最簡單、最容易的方式讓群眾們接近生活環保,理解之後進而去保護我們的自然資源,保護我們自然的環境,”她説。

 

就“普通人怎樣參與到自然保護”,香港旅行家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宇德認為,旅遊和科普可以帶動自然保護及國際交流。以香港地質公園為例,一方面通過地質旅遊和生態旅遊等課程與大眾分享有利於環境的旅遊方式,另一方面旅遊從業者應注意旅遊設計,及時向大眾提供解説。

 

來自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的扎西才仁會後表示,聽了嘉賓的自然環保經驗分享特別有感觸:“我們所做的就是通過更完善的教育與技術手段,讓環境保護更科學。人與自然是互通的,我們需要對自然懷有敬畏之心,尊重生態規律,倡導自然和諧。”

 

保護地友好體系由自願遵循自然規律,保護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阻止破壞自然的行為、尊重和幫助當地社區的個人和機構組成,推廣對保護地友好的生活、生産方式,並在保證生態效益的前提下,使得經濟、社會效益最大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