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容民進黨臺上台下兩個樣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31日發表評論説,截至目前為止,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在各項選舉支持度的民調,均顯示當選的機率最高。為了維持高支持度,現在蔡英文及其競選團隊採取兩種策略,一種是對於敏感性議題,如炒地皮、違法兼差等事件避而不答,或者由幕僚代答;另一種就發言儘量往中間靠,先爭取到選票再説,等上臺後再處理。

 

以開放美牛進口為例,民進黨距離執政尚遠時,採取焦土政策,對美牛進口案堅持瘦肉精零檢出政策,霸佔主席臺、開記者會批評等不一而足。雖然最後有所妥協,但是捍衛台灣食安的光環卻讓民進黨“整碗捧走”。殊不知民進黨還在臺上時即已擋不住開放壓力,卻在下臺後堅持零檢出,怎不令人感到錯愕呢?

 

如今民進黨重新上臺的可能性來了,於是又改變策略,要比照日韓標準,開放台灣民眾食用率更高的美豬進口。如果現在可以比照日韓標準開放美豬,當初為何阻擋美牛進口無所不用其極呢?更令人氣結的是,在台下時拼命阻擋“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付委審查,現在卻表示若當選要在下會期將之排入第一優先法案,試問這個會期在擋什麼呢?

 

當然不是只有蔡英文如此,號稱“反中”大將的時代力量主席黃國昌,批評臺當局兩岸經貿政策是“賣臺”,但在面對大陸經商議題時,卻表示“我們政治立場不盡相同、彼此尊重”。有機會上臺都還沒上臺,就已經出現如此天差地別的兩種樣子,試問叫當初沒有“被尊重到”的人們,情何以堪?他日若取得權力後,又怎能保證不再變樣呢?

 

明明指責臺當局的兩岸政策是“傾中賣臺”,到選舉時又抬出“小三通”的政績,也表示要“概括承受”前任政策,更指出要“維持現狀”,以展現上臺後處理兩岸關係的執行力。只是不明白,為何要維持“傾中賣臺”政策的現狀?百姓真要容忍此種臺上台下兩個樣的情況繼續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