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舉辦系列講座探究“華人金融家族”興衰之謎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07 10:34:04 | 來源: 新華網 |
5日起,“華人金融家族”系列公開講座一連3個週末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講座將香港等地的金融家族企業納入中國歷史大背景下考察,深入探究金融企業的經驗和教訓,展現金融家族的興衰沉浮。
此次系列講座邀請了兩岸三地10位家族企業研究專家,主講內容圍繞“華人金融家族——開拓、整固與創新”展開,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近代金融業的發展歷史。從徽商和山西票號,到外資銀行買辦家族,這其中既有香港本土銀行東亞、恒生、永隆、廖創興等銀行發展的思考,也有台灣辜振甫家族金融力量的剖析。
“晚清以來,中華大地的金融業發展軌跡波折重重,各地發展進程不一。鴉片戰爭之後被割讓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發展格局與內地不同,銀行業茁壯成長,股票市場別樹一幟,兩者的不斷發展成為香港蛻變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極重要基石。”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助理所長鄭宏泰博士説。
説起香港的華資金融機構,人們首先想到的是恒生、東亞、永隆、廖創興等銀行品牌,這些香港本土華資銀行擁有獨特優勢和社會網絡,甚至一度與外資銀行分庭抗禮,是香港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鄭宏泰説,當下華資金融機構正遭遇時代帶來的巨大挑戰,中小華資銀行紛紛被收購,數量大幅減少,品牌效應也大為失色。時代更迭,面對種種“危”和“機”,華資銀行應如何面對,思考與展望華資金融企業的未來之路,是舉辦本次系列公開講座的初衷之一。
鄭宏泰和華人家族企業研究開拓人之一、香港大學前副校長黃紹倫教授是本次系列講座的發起者,由他們牽頭組成的研究團隊,長期致力於華人家族企業研究。研究團隊多年來孜孜不倦,取得了豐厚的研究成果,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科研實力。
“他們把多年的研究成果,用講座的方式與我們面對面交流,讓大家更多地知道香港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歷史,同時也更多了解華人金融家族的發展歷程。”前來參加本次講座的聽者鄭女士説。(記者蘇曉)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