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字勾起多少文化記憶

生僻字勾起多少文化記憶

照片來源:東方網

 

近日,大型歷史古裝電視劇《羋月傳》登陸北京衛視,不僅僅是這個“羋”(mǐ)字奪人眼球,該劇中大量的生僻字更是引發網友熱議。主演孫儷説:“劇中所有臺詞都非常考究,我第一次讀劇本時,是拿著新華字典讀的,很多字真的不認識。”前不久,上海觀復博物館在進口處設立了一個巨大的“生僻字”墻面,上面密密麻麻鐫刻著生僻字,參觀者只要準確讀出其中一部分就能免費進入參觀。一時間,生僻字又重回視線,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

 

生僻字底蘊豐富樂趣多

 

生僻字,又稱冷僻字,是指不常見的或人們不熟悉的漢字。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李祿興特別強調,我們所説的生僻字雖然不經常用,但仍然屬於現代漢語的範疇。例如“薅”、“氽”等;要區別於另外兩個概念,一個是歷史用字,指已經在現代漢語中消亡,只有在文字學、歷史學、古代典籍等專業領域才會用到的字。例如“騔”、“耜”等;另一個是生造字,這類字屬於錯誤的字,不能當作規範的漢字使用,例如“囧”、“嫑”等。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冉啟斌認為,生僻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當代人的歷史文化素養,因為在生僻字中往往蘊含著歷史文化信息,或是有著時代的印記,可以勾起人們的歷史記憶。例如,先秦時候豬的名稱有“豕”(shǐ,指一般的豬)、“豭”(jiā,指公豬)、“豝”(bā,指母豬)、“豚”(tún,指小豬)、“公式”(zòng,指1歲的小豬)、“豜”(jiān,指3歲的小豬)等等,這些漢字現在看來大多是生僻字了,但它們體現了在上古農耕社會,豬這种家畜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有著很強的時代印記。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宋文輝也表示,生僻字大多和産生這些字的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密切相關。如古代流行酷刑,包括割掉人膝蓋骨的刖(yuè)刑。隨著文明進步,這些刑法被廢除,這些字也就很少使用、甚至消失了。再如古代留存下來的很多石碑下面都有一個像烏龜的動物馱著,民間俗稱“王八馱碑”,實際上這個動物是傳説中龍生九子中的一個,叫赑屃(bìxì)。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

 

生僻字重回視線反響大

 

近年來,隨著《漢字聽寫大會》等漢字類節目的火熱,那些久未提及的生僻字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也有很多人選擇用生僻字給孩子起名字,既獨一無二,不易重名,又有好的寓意。再加上電視劇《羋月傳》開播、觀復博物館“冷字墻”的出現,引發了人們對生僻字的重新關注。

 

當然,對待生僻字,人們看法不一。有網友認為,語言的意義在於運用,這些不常用的漢字已經沒有意義了。李祿興也認為,有些生僻字之所以被取代,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銷聲匿跡,根本原因是因為難寫、難認、難讀。文字用於交際的最終目的是追求簡捷和效率,而生僻字影響了文字交際的使用價值,也就自然會被社會淘汰。古代的“駢體文”的衰敗就是典型例子。

 

今天,人們出於表達需要,偶爾拿出個把生僻字來,本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把認讀生僻字看作一種時尚,甚至在人名中使用,例如叫“覱”、“匔”等,不僅造成交際障礙,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社會資源浪費。

 

方言口語中的生僻字

 

中國新聞網前不久發佈了一篇關於“15個北方人會説不會寫的漢字”的報道,其中非常口語化的詞,如扽、搋、趿、薅等生僻漢字榜上有名,引得網友紛紛感慨,原來時常挂在嘴邊的這些字是這樣寫的,真是長知識了。

 

冉啟斌解釋道:這些詞很多是方言口語中的常用詞,在普通話中沒有相對應的漢字,寫出來就成了生僻字。例如“搋”,在西南官話中是“用力衝擊、搗”的意思,如“搋糍粑”(搗糍粑)、“搋了他兩坨”(打了他兩拳)等。這些説法對於使用該方言的人們來説形象生動,豐富了語言的表現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愈發渴望把日常口語通過社交媒體等平臺轉化成書面語,以用於信息傳遞。因而那些平時只挂在嘴邊而不落筆的漢字便重回人們視線。對於這一現象,宋文輝表示,這些字的使用説明我們的書面語,至少是某些語體的書面語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接軌的程度提高了。口語的書面化直接反映了我們的語言生活,並且提高了日常口語的地位。

 

生僻字從産生到逐漸淡出實際使用領域,再到重新引發人們關注,有著特定的原因。作為一些人們不經常使用的漢字,它們背後蘊含著很深的文化底蘊和時代印記,可以勾起人們的歷史記憶,從方言口語中轉化而來的生僻字可以豐富我們的書面語表達,使其更生活化、口語化。然而過度推崇,把生僻字當作一種風氣去提倡,則有悖于現代漢語的規範和語言文字的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