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最好時代正到來 創客節點燃香港的創業之火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08 14:57:35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創客節的舉辦,對提升香港創業氛圍有明顯推動作用,可以促進社會接受創業。”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想創業,年紀大的人也逐步接受創業,投資者對創業企業興趣也愈來愈濃厚。
12月3日開幕的首屆香港創客節上,年輕人迸發出的創業熱情令人刮目相看。香港創業氛圍如何?面臨哪些掣肘因素?應該如何應對?創客節主席、香港資訊科技聯會會長邱達根,以及創客節執行主席、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創客節執行主席、香港軟體協會會長楊全盛分別給出了答案。
初創企業數量增長迅速
談到香港的創業情況,三人不約而同提到香港投資推廣署今年9月公佈的一項創業生態調查。調查顯示,香港初創企業、共享工作空間及創業培育中心的數目均有增長。投資推廣署訪問了40家共享工作空間及創業培育中心和加速器的營運者,發現共有1558間初創公司在這些創業空間內運作,同比增長46%。這些初創公司共提供4535個工作空間,同比增加60%。
邱達根介紹,身邊有很多外國人來香港創業。“比如數碼港目前入駐了幾十家法國公司,還有來自以色列、美國的創業者。”此外,商業投資的創業加速器、創業空間,也不斷增加。一些國際知名的創業加速器落地香港。邱達根説,香港的創業企業中,金融科技類較多,因為香港有很多大銀行,此外還有一些經營穿戴設備的企業。
楊全盛補充説,他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香港的初創企業中,有40%的員工不是香港人,他們來自國外、中國內地、中國台灣。
眼光超出香港才有出路
不少人的感覺是,香港金融、地産業發達,但是互聯網産業卻相對落後,甚至被鄰近的深圳拋離。邱達根説,其實香港有很多好的創業者,內地的知名互聯網企業中,不少都有香港人的身影。比如小米公司的創始人中就有香港人。
最近簽署的CEPA框架下的《服務貿易協議》,基本實現內地與香港服務貿易自由化,為香港企業在內地提供更便利的營商環境。內地對香港服務業作全面或部分開放的部門有153個,佔世界貿易組織全部服務貿易部門的95.6%。協議明年6月1日實施,將為香港創業者進入內地市場進一步創造有利的條件。邱達根説,希望協議能解決香港人內地創業的ICP(網絡內容服務商)網站牌照問題。
邱達根認為,不論任何産業,都不能把眼光局限于香港,因為香港本地市場有限,必須放眼內地和國外。專注本地市場創業,有成功的可能,但不可能做成BAT(百度、阿裡巴巴、騰迅)那麼大規模。“以色列的初創企業搞得好,也是因為有美國這個大市場。”
談起香港的創業,洪為民直言不諱:香港人以前比較短視,因為香港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而科技的投資期比較長,所以香港有句話叫“high tech,high 野;low tech,摟野”,意思是做高科技賺不到錢,做無科技含量的生意,反而大把賺錢。
“香港的金融業、地産業很強,吸引了大量人才,聰明的孩子上大學不願意讀科技,都去讀了金融會計。所以創業人才有缺口。”洪為民感慨説,香港創業成本很高,租金高,工資高,面臨很多現實障礙。香港就業率很高,創業的機會成本很高,“我去銀行打工也賺幾萬塊,誰願意創業?”此外,以往香港政府在支持科技方面力度不大。而高風險行業,必須政府帶頭去做。
這幾年香港的創業氛圍有很大改善,很多國外年輕人來香港創業。楊全盛坦言,目前看,香港的創業氣氛的確沒有內地熱,原因是香港市場小。但香港也有優勢。香港是一個國際大都會、金融中心,法制完善,尊重知識産權,又有一流大學,基礎建設尤其是電信方面的設施完善。香港是打進內地市場很好的橋梁和樞紐。香港人創業,也必須依賴內地和國際市場。
楊全盛説,創業是一個完整的生態鏈,包括初創以至創業成功之後投資者的出路。北京做得比較好,整個生態鏈都成熟起來了。香港的投資生態環境要進一步完善。比如,香港創業板的設計需要優化。目前的問題是門檻不如新三板低,交投不如主板活躍,起不到應有的集資作用,政府應該重新設計創業板。
創業最好的時代正在到來
邱達根説,上一輪高科技産業的創業潮,集中在軟體業、手機製造業,都是人工密集型。互聯網時代到來後,只要概念好,摸準市場脈搏,並不需要有多少人力。而且,互聯網領域創業,失敗的成本比投資搞工廠小得多。這對香港的年輕人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創客節的舉辦,對提升香港創業氛圍有明顯推動作用,可以促進社會接受創業。”邱達根認為,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大學畢業後想創業,年紀大的人也逐步接受創業,投資者對創業企業興趣也愈來愈濃厚。
洪為民認為,創客節首先是讓大家開了眼界,見識了很多成功企業。創客節可以告訴年輕人,“創業不只是寫個手機應用程式,而要把眼光放大。不要只看香港這1000平方公里,一定要去內地,去美國、東南亞,要闖出去,真正做出規模。”
洪為民説,年輕人創業,必須過家長這一關。創客節提供了實實在在的成功案例,讓家長知道,創業也可以很成功。否則家長會質疑選擇創業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去匯豐銀行、不去做公務員?
楊全盛説,創客節通過一系列活動打造一個平臺,廣泛連結、整合海內外創新創業資源,為投資者、創業者提供溝通合作的機遇,也有助於香港經濟轉型,結構優化。
創客節一共有150個團體、1000個項目報名。楊全盛説,受歡迎程度超過了預計。“我們本來想有三四百個項目就滿意了”。很多活動參加人數大大超出預留座位。創業者和投資人都向組織者反映,希望這個平臺繼續辦下去。“讓創客節起到領頭的作用,點燃香港的創業之火。”(尹世昌)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