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報告:內地將為港服務業帶來更多機遇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2-10 10:39:29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特區立法會秘書處9日發表的一項報告指出,香港金融服務業在2002年至2012年間增長105%,工商業支援服務業也前景樂觀,預計內地市場帶來更多機遇。
特區立法會秘書處當天發表有關“香港的四大支柱及六大産業:回顧與展望”的研究簡報指出,屬香港第二大支柱行業的金融服務業,在2002年至2012年間增長105%,展望未來,內地可能會進一步開放資本帳和國內的資本市場,為香港帶來機遇和挑戰。
報告顯示,由於內地服務業具有相當的發展潛力,能為香港提供商機,預計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的前景應可維持樂觀。香港也可以為內地企業“走出去”和海外企業拓展內地市場提供平臺,從中取得商機。
旅遊業屬四大支柱行業中最小的支柱,在2002年至2012年間,增長速度最快,創造的新職位數目也最多。旅遊業經過多年的急速發展,目前正面對承受及接待旅客能力有限和過度依賴內地旅客的問題。社會上有意見要求開拓內地以外的客源市場,特別是高消費的長途旅遊市場,以達致多元化的客源組合。
屬最大支柱行業的貿易及物流業,在2002年至2012年間,其增長和創造職位的能力均落後於其他支柱行業,部分源於內地與世界經濟不斷接軌,逐漸削弱香港的貿易仲介角色。另一原因是香港海運近年受制于珠江三角洲內鄰近港口的激烈競爭,香港更在2013年被深圳超越而失去全球第三大最繁忙貨櫃港口的地位。
至於六項優勢産業——文化及創意産業、教育産業、醫療産業、環保産業、創新科技活動,以及檢測及認證産業,在2012年佔本地生産總值的8.7%,就業人數則佔本港總就業人口的11.9%。
在六項優勢産業中,只有文化及創意産業在本地生産總值所佔的比重取得顯著的增長和雇用最多從業員。六項優勢産業各自面對不同的挑戰,政府必須增加對這些産業的支援,以推動産業結構邁向多元化的發展。
立法會秘書處表示,貿易及物流業、金融服務業、專業及工商業支援服務業,以及旅遊業並列為香港四大支柱行業,多年來是香港經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動力。特區政府認定六項優勢産業以作進一步發展,促進本地産業結構多元化。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