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春節姿勢:多元族群的幸福派對

位於澳門半島老城區的義字街自由市場,是伴隨著澳門人走過了幾十年曆史的“城中村”,也是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旅遊城市碩果僅存的露天市場之一。

 

時光更迭,年復一年,數百間微型店舖雜聚的義字街,喧嘩與熱鬧不曾改變,承載著老街坊們“衣食住行”的需求,也映射著這個族群多元的文化小城儀態萬方的身段。

 

春節前夕,在澳門文化學者陳力志先生和夫人武女士的陪同下,記者來到了義字街市場。從街口望去,燈籠、春聯、糖果、祭品紅成一片。中國人的春節來了,澳門華人的“春節大採購”正如火如荼。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移民城市,澳門的華人社會也是南北雜聚、結構複雜、文化多元。陳力志一家正是這個“別樣”城市的“普通”縮影:陳先生是印尼華僑,不過已經在澳門生活了40多年。他娶了一位陜西籍太太,女兒6歲,可以聽5種語言。

 

走在義字街紅紅火火的年貨市場上,不同族群的澳門人各取所需,置辦著各類年貨,如同一個豐盛熱鬧的節日大派對。

 

對於陳力志這樣的家庭來説,因為文化背景複雜,因此春節購置年貨“是一件浩大的工程,要分為幾個層次”。

 

記者注意到,陳力志夫婦首先購置的是春聯、福字、窗花、香燭。陳力志説,這是中國人過新年的基本元素,“華人世界天下大同,哪都一樣”。

 

儘管陳力志夫婦都是出生於外鄉的“新移民”,但以澳門人的方式過春節,早已成為這個三口之家的習慣與傳統。於是,糖蓮藕、糖冬瓜、年糕、瑤柱、幹魚、臘腸、大橘、鮮切花等當地特色年貨,也列入了採購清單。

 

對於陳力志夫婦來説,澳門的“神奇與可愛”之處,在於能夠讓他和妻子這樣曾經的“外地人”,也能舒服自在地以自己的方式生活和過節。

 

“我們印尼華僑過春節一定要吃千層糕,這是印尼華人的傳統食品,預示著新的一年‘節節高’。沒想到在澳門居然也買得到。”陳力志説。而陳太太作為地道陜西人,春節一定會包上一頓餃子。麵粉、茴香和瘦豬肉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提著大包小包的年貨回到家裏,貼上春聯、換上新衣,這個幸福滿滿的小家立刻充滿了紅紅火火的過年氣氛。品上一杯香醇的印尼紅茶,陳力志講起了他記憶中的春節故事。

 

上世紀50年代,陳力志生於印尼雅加達,是這個華僑家族在印尼出生的第三代人。

 

“那個時代我的父母非常嚮往祖國,每到春節的時候,父親都想方設法弄一些家鄉的菜品,給我們打打牙祭,比如臘腸、火腿什麼的。”陳力志清楚地記得,1964年,父親有機會去了一趟北京,帶回了一條金華火腿。

 

“我們把那條火腿一直留到春節才舍得吃,吃得特別仔細,生怕浪費一點。第一年春節沒吃完,留到第二年的春節又吃了一次。”他説。

 

1966年,陳力志隨父母從印尼輾轉新加坡、香港、深圳、廣州,並最終來到澳門定居。

 

“定居澳門後,我們家開始按照澳門人的方式過春節。説來感慨,我們畢竟是從印尼回國的華僑,因此我們又帶回了印尼華僑的過節風俗。”陳力志説。

 

據介紹,印尼華僑往往以過春節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思念,因此過春節的氣氛特別濃。印尼華僑綜合祖國的文化傳統與當地習俗,又衍生出了一些特有的傳統。

 

目前澳門共有來自50多個國家的華僑,在六十余萬人口的澳門,每十幾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華僑。而陳力志的另一個身份是澳門歸僑總會的理事,這個社團存在的宗旨正是要構建不同華僑族群的和諧共生,實現文化傳承。

 

作為文化學者的陳力志認為,自己用一輩子的時間經歷著一場“穿越文化”的旅行,而在這個過程中最精彩的一次邂逅是與妻子的相識與相戀。

 

陳太太武女士上世紀90年代移民澳門。廣東話非常流利,普通話中夾雜著鄉音的陳太太為這個來自熱帶的華僑之家帶來了“大西北”的豪爽氣息。

 

“我女兒和我婆婆特別喜歡吃我包的餃子。”她説。和娘家不同的是,陳太太的餃子在澳門的家“變成了一道菜而不再是主食”。

 

她告訴記者,他們家的除夕年夜飯通常是這樣的:“我包上一盤餃子,他燒上幾個拿手好菜,比如咖喱椰汁雞、檸檬汁澆炸魚、空心菜炒蝦醬,東南亞沙拉‘加多加多’等等。不過女兒最愛吃的還是千層糕。”

 

“可能我們家的年夜飯,跟很多澳門家庭有所不同,但幸福的感覺應該是一樣的吧!”陳太太説。(記者 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