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報:期待蔡英文負責任的兩岸政策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02-28 16:25:49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旺報》28日社評指出: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近日在民進黨中執會會中宣示2015年為全面改革準備年。蔡英文主席6大改革中仍無各界關切的兩岸政策看法,僅在被詢問時回應準備好了就會説到做到,讓各界對於蔡主席掌握兩岸政策的能力持續地質疑,而兩岸經濟合作最近所面臨的許多瓶頸,不但國共兩黨需要認真面對,對於即將成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亦是無法推卸的責任。
蔡英文提出年金改革、新經濟模式、財政問題、能源政策、長照體系及居住正義等6大改革,以經濟、長照為先,仍不談兩岸政策,其內容似有革新之氣,也抓出大部分民眾之所憤慨之處。雖然6大改革政策仍然模糊一筆帶過,然而略可看出仍以貧富差距、南北差異、擁核反核切割選民,佐以福利意識勾勒政策,與民進黨執政時期推行的政策方向幾乎一致。而蔡英文對於當前政策的批判,仍然大過解決問題的能力。
舉例而言,年金及長照等福利政策要成功,僅以富人加稅簡單説明,根本是低估施行年金制度及長照體系所需要支應的財政支出金額。台灣已邁入老齡社會,使用年金及長照的老齡人口只會愈來愈多,在競選時簡單以富人加稅説明財源,希望選民忘記羊毛出在羊身上,全民可能因而加稅的事實,忽略實現福利的年金及長照政策,可能進一步對目前上下交相煎的壯年人口加稅,讓現在青壯年人口壓力更大,是相當不負責任的改革政策。
民進黨曾經執政8年,蔡英文亦曾擔任要職,應該充分明瞭政策實踐必須精算。倘若此次競選仍採取8年前陳水扁在2000年選舉大選的“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口號,網羅各階層選民需求,卻幻化改革色彩下的痛苦,等於是欺騙選民的行為,也不是台灣當前真正需要的改革政策。
此外,我們在6大改革中,看不到蔡英文曾經倡言“從世界走向中國大陸”的具體政策。在外貿為主要成長導向的台灣,只字未提台灣走出去的戰略,讓人擔憂蔡英文在全球佈局的策略上,是否會讓台灣走不出去,最終仍走回閉關自守一途?
國民黨及民進黨政策最大的不同,並非民生法案,雙方有好的政策,原本就可以透過政黨政治競爭下,執政黨可以吸收好的改革政策,立即導入政策改善當前台灣困境。因此,2016年“總統大選”國民兩黨競選政策的最大差異,仍在於兩岸政策,此亦與台灣走出去的策略息息相關。
民進黨執政時期,蔡英文曾擔任陸委會主委,提出“積極管理 有效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在此策略下,兩岸無法直航,兩岸迂迴投資,控管大陸觀光客赴臺人次,縮小陸客觀光對臺效益。而受到兩岸關係冷峻的影響,台灣在洽簽區域貿易協議上備受挫折,不但無法融入東亞區域經濟整合當中,與東亞主要貿易夥伴亦無法洽簽區域貿易協議,讓臺商因關稅差異,無法與世界各地企業公平競爭,産業競爭力亦因而受到影響,台灣走出去的戰力明顯被兩岸經貿政策拖累。
此際全球所面臨的經貿環境與過往相比更加險峻,全球金融風暴尚未平息,近年來推升全球經濟成長的中國大陸,亦面臨經濟轉型成長下修的考驗,而在《服貿協議》及《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卡關的陰影下,兩岸經濟合作亦面臨瓶頸。不但攸關廠商關稅壁壘的《兩岸貨品貿易協議》遲未完成簽署,近日中國大陸國務院發佈《關於清理規範稅收等優惠政策的通知》,取消臺商優惠措施,亦讓許多在中國大陸經營的臺商叫苦連天。
蔡英文貴為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除了針對當前台灣現況提出針貶及改革方案,對於曾經為台灣經濟發展貢獻己長的臺商,是否亦能感同身受,提出有利於台灣的兩岸政策,讓台灣真的能走向世界,將是民眾審視蔡英文作為“總統”候選人的重點所在。
我們期盼蔡英文除了進一步審視6大改革並提出具體可行方案之外,也希望蔡英文能體恤台灣企業在全球走出去的辛勞,將臺商也列入民進黨關懷之列,儘速提出清晰的兩岸政策主張,實踐讓台灣走向世界的承諾。
新聞推薦
- 蔡奇出席全球文明對話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併發表主旨講話2025-07-11
- 王毅會見美國國務卿魯比奧2025-07-11
- 文明互鑒·藝術交融!慶祝中意建交55週年藝術特展綻放中意文明對話之光2025-07-11
- 海峽兩岸音樂交流季在廈門啟幕2025-07-12
- 中國腦圖譜研究系列成果集中發佈 珍貴數據供國內外學者研究2025-07-11
- 第十九屆湖北·武漢台灣周活動成果豐碩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