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小部分人的極端行為並不能代表香港社會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3-18 10:34:57 | 來源: 新華網 |
“現在來香港玩安全嗎?”這是記者最近被內地親朋好友問到最多的問題,起因就是近日香港個別激進團體發起的“反水貨客”示威行動,一組極端分子圍攻辱罵婦女兒童、踢打老人的視頻在網絡上廣為流傳,引起了兩地各界的高度關注和強烈譴責。
根據香港警方的通告,有多名大、中學生因涉嫌在“反水貨客”行動中襲警、阻礙警方履行職務、衝擊路人等被捕,甚至還包括一名14歲女童。記者因此採訪了一些香港青年,了解他們對“反水貨客”、“個人遊”及兩地“衝突”等問題的看法。
謝曉虹現在擔任香港深水埗居民聯會寶麗地區服務處主任,同時也是一位在讀碩士。她認為“反水貨客”行動非常極端,已經變成了一種情緒的發泄,“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發起的行動,並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社會。”
在香港迷彩青年會外務副主席傅紫曦看來,這些極端人士並非為了解決“水貨客”及訪港旅客過多所産生的經濟民生問題,而是透過一些極端暴力的手段增加媒體曝光率、製造社會不安、激化兩地民眾的矛盾,進而達到某些政治目的。
據了解,這些激進團體通過社交網絡號召鼓動市民參加“反水貨客”行動。謝曉虹認為,之所以有很多年輕人參與,是因為年輕人容易受到網上言論的煽動。“他們其實對‘個人遊’政策、對‘水貨客’和內地並不完全了解,有的人覺得自己很正義,其實根本不是。”
在香港浸會大學任職的小果認為,水貨客在內地遊客中只是佔了很小一部分,“反水貨客”行動也是少部分人發起,不講文明的內地遊客也是少數。媒體有時候為了博眼球而炒作,放大衝突,不僅破壞了香港“好客之都”的形象,也讓少數內地遊客不文明的行為變成了香港人對內地遊客的整體印象。
2003年開放內地居民赴港“個人遊”以來,來港的內地遊客逐年增多,在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確實出現一些問題,比如訪港人數增加和本地接待能力的矛盾,個別遊客不文明行為和兩地居民之間的誤解等。
謝曉虹認為,“個人遊”推行以來的成果不是所有香港市民都能感受到,有的人只看到生活受到的影響,特區政府應該想辦法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好處。
“兩地融合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中兩地應該加強交流、增進了解、理性地去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去爭吵去指責。”在一家國際知名化粧品公司工作的王凱麗説,香港青年應該多去內地走走看看,通過自己的觀察去全面了解內地,而不是被某些報紙或者網絡輿論牽著鼻子走。
小果也表示,現在來香港上學的內地學生很多,兩地學生應該多多交流,學校方面也要多創造機會,青年學生應該成為兩地溝通的紐帶,而不是衝突的製造者。
2009年起,擁有深圳戶籍的居民可以申請一年無限次往返香港的簽注,有人建議取消這種“一簽多行”的政策,以限制內地來港遊客人數。
謝曉虹認為不能“一刀切”,政策上要照顧真正來香港旅遊的人,限制那些一天多次往返的“水貨客”;王凱麗則認為在臨近關口地區建設大型購物中心是好辦法,可以滿足那些前來購買生活用品的人的需求,減少尖沙咀、銅鑼灣等鬧市區的擁堵。(記者謝希語)
新聞推薦
- 粵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將於11月推行2024-11-01
- 廣州發佈《廣州市臺胞常見求助問答(一)》,一文解答在穗臺胞常見疑問2024-11-01
- 昆山兩岸主題金融改革試驗區4年落地71項創新成果2024-10-31
- 中國航天員一次次自信出征,底氣從哪兒來?2024-10-31
- 島內輿論:期待未來有來自台灣的航天員乘著神舟逐夢2024-10-31
- 前三季度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跨境電商,助力中國品牌出海202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