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的歷史:清末傳入中國 上世紀曾是奢侈品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治理霧霾和綠色出行再度成為兩會代表熱議的焦點。自行車作為綠色出行的方式之一,也越來越受到青睞,甚至有代表就是騎著自行車上會的。其實,中國曾被稱為自行車大國,1995年北京的自行車多達831萬輛,居全國各城市之首。那麼,北京歷史上的第一輛自行車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京城第一位騎自行車的人是誰?

 

清同治七年張德彝第一次提到“自行車”

 

“前後各一輪”“上坐一人”“足動首搖”

 

“自行車”一詞出現在我國,不過百餘年的歷史。最早被稱為“腳踏車”,而第一個將其稱為“自行車”的是清末人張德彝。

 

張德彝,又名張德明,滿族人,祖籍盛京鐵嶺(今遼寧鐵嶺河西蔡牛鄉),清初編入漢軍鑲黃旗。他一生八次出國,在國外度過27個年頭。每次出國,他都寫下詳細的日記,記錄下國外的所見所聞。

 

清同治七年(1868年),張德彝受清朝廷委派,赴歐洲觀光考察。回國後,他撰寫的《歐美環遊記》記述了在英國倫敦街頭第一次看到自行車的情形:“前後各一輪,一大一小,大者二寸(應為“尺”),小者寸(尺)半,上坐一人,弦上輪轉,足動首搖,其手自按機軸,而前推後曳,左右顧視,甚趣。”此後他又在法國巴黎見到了自行車:“見遊人有騎兩輪自行車者,西名曰‘威婁希兆達’,造以鋼鐵,前輪大後輪小,上橫一梁。大輪上放橫舵,軸藏關鍵,人坐樑上,兩手扶舵,足踏軸端,機動馳行,疾于奔馬。梁尾有放小箱以盛行李者也。出租此車,每一點鐘用法方(法郎)若干,另有鐵房,為演習乘車之所。”可見,當時自行車在法國巴黎已經很多了,還出現了自行車的租賃行業和學習騎車的場所。這是中國“自行車”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此後被廣泛使用,直至今日。

 

光緒皇帝曾遭慈禧太后訓斥

 

“一朝之主當穩定,豈能以‘轉輪’為樂”

 

有史料記載:清同治七年(1868年)11月,上海首次由歐洲運來幾輛自行車。但這是一種人坐車上,兩腳踮地引車而走的代步工具。自行車到底何時出現在北京?其實並無確切的記載。據傳,最初是出現在西交民巷的租界裏。另傳,北京的第一輛自行車是19世紀70年代由外國人進獻給光緒皇帝的。當時的自行車還未採取鏈條傳動,而是腳蹬子與前輪軸相連,用前輪傳動帶動後輪前進。在前輪的上面安裝一根橫木,作為扶手,騎起來很吃力,當時只是被人們當成一種既新鮮又刺激的玩意兒。據説光緒皇帝對自行車倍感新奇,在洋人的“指導”下,試著騎了幾回,覺得很有意思,但卻受到慈禧太后的干涉,稱之“一朝之主當穩定,豈能以‘轉輪’為樂,成何體統?”

 

光緒年間後期,在京城街頭已偶有自行車出現。當時有一首《竹枝詞》唱道:“臂高肩聳目無斜,大似鞠躬敬有加。嘎叭一聲人急避,後邊來了自行車。”

 

紫禁城裏有確切記載第一個騎自行車的是末代皇帝溥儀。1922年溥儀16歲時,其堂弟溥佳將一輛自行車當成禮物送給了他。為此溥佳還被宮廷師傅陳寶琛訓斥了一頓,説他“不應該將這種危險之物進呈給皇上,摔壞了皇上,如何了得!”但正值貪玩年齡的溥儀卻大為開心,他在太監的保駕之下,幾天工夫就學會了騎自行車。從此常帶著侍從在宮中騎車取樂。他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道:“為了騎自行車方便,我們祖先在幾百年間沒有感到不便的宮門門檻,叫人統統鋸掉。”御前侍從周金奎回憶,當時宮中還曾以100元月薪,聘請飛車小李三當自行車教習(教練)。據清宮檔案記載,溥儀留在宮裏騎著玩的自行車達20余輛,都存放在禦花園內的絳雪軒。絳雪軒以前是乾隆皇帝吟詩賞花的地方,那時成了溥儀的“御用”自行車庫。

 

民國時期規定騎自行車

 

“于日落後黎明前行駛,須于車前懸白光燈一盞”

 

民國初期,自行車在京城街頭已時有出現,但只有家境殷實的大戶人家以及少數留洋歸來的人家才有。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奢侈品,是財富和身份的象徵。直到20世紀20年代初,自行車才成為一種新興的代步工具普遍出現在北京街頭。當時市面兒上的自行車都是西洋貨,牌子叫得最響的當屬英、德兩國的“鳳頭”、“藍牌”、“鑽石”等。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隨著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不斷深入,京城街頭的自行車大多為日本貨(俗稱東洋貨),最有名的是“富士”、“僧帽”、“鐵錨”、“菊花”。相對來説,英國車漂亮、輕巧,而日本車顯得笨重,但結實、耐用。當時,在西單、王府井、前門一帶還出現了專門租賃自行車的車行。

 

自行車車型有男車和坤車之分。男車有橫樑,坤車是彎梁,為的是女士穿旗袍、裙子方便上下車。騎自行車還有兩個約定俗成的“講究”:騎男車的要穿著休閒式西服,不能打領帶。騎坤車要穿毛料子長衫,底下是西服褲子、皮鞋,女士多講究穿短款裙子。

 

民國時期,京城還出現過“玩車一族”,也就是把自行車捯飭得非常漂亮。有的在車把上裝上反光鏡,有的給車把配上顏色鮮艷且帶長穗兒的把套兒。有的給車安上雙響的鈴鐺,一按鈴鐺把兒,鈴聲清脆悅耳。那時京城的街巷裏大多沒有路燈,所以不少車主都給自行車安上磨電燈。到了晚上天黑時,一掰把手,電滾子就和車輪子摩擦生電,騎得越快,那車燈就越亮,可謂是衚同裏的一大“亮點”。

 

為了加強自行車的管理,早在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廷就頒行了《違警律》,其中的第27條規定:“乘自行車不設鈴(鈴鐺)號(牌)者,處五日以下一日以上拘留,或五元以下一角以上之罰金。”民國十七年(1928年)以後自行車的檢驗、登記、核發號牌由市公用局管理,並規定:“自行車要車件應求完備,車上應安置手鈴,一車不準兩人共乘,前後輪至少須裝設一制動器,其制動力以能于車下坡時制止車之下行為標準,于日落後黎明前行駛,須于車前懸白光燈一盞,車後裝置紅色反光石一塊。”當時巡警的職責之一,就是對自行車進行檢查。如果有人騎自行車不遵守以上法規,被巡警發現後,可隨時處罰。

 

在民國的三十多年裏,京城的自行車數量不斷增加。據《北京志·市政卷·道路交通管理志》記載:到1948年,全市有自行車176970輛,成為北京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自行車曾為“三轉一響”之首

 

自行車憑票供應欲購買先要在單位“抓鬮”

 

所謂“三轉一響”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家庭生活中的“奢侈品”,即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和收音機,而自行車居首位。當時自行車還是較為稀少,人們談論“飛鴿”、“永久”、“鳳凰”,不遜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談論“捷達”、“富康”、“桑塔納”。由於實行計劃經濟,購買自行車必須憑票,特別是那些要結婚的年輕人,自行車成了結婚時必需的“三大件”之一,但要想買上一輛,可謂“一票難求”。

 

據《北京志·綜合卷·人民生活志》記載:北京市政府于1959年7月開始,對手錶和自行車採取收取購買券的供應辦法。由商業部門根據貨源情況,按照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的多少,不定期(半年或一年)發給若干張手錶或自行車購買券,由單位再分配給最需要的職工,拿到購買券的職工須到指定的商店購買。由於“僧多粥少”,不少單位在分配購買券時多采取“抓鬮”的辦法。當時若是抓到了一張自行車票,興奮至極,不亞於今天搖到一個機動車號。1964年12月,手錶、自行車按市場價敞開供應,但因市場供應緊張,且價格較高,要想買到一輛自行車,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1973年,購買自行車又恢復了憑票供應,自行車票仍是“一票難求”。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自行車的生産發生了巨大變化,不但數量大為增加,其品牌也不再局限于老三樣(飛鴿、永久、鳳凰),各種樣式、型號的自行車滿足了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是北京自行車保有量最多的時候,1995年全市有自行車831萬多輛,居全國各城市之首。

 

北京最早生産的

 

自行車是“火炬牌”

 

提起“燕牌”自行車,或許只有40歲以上的人才知道一些,它曾是北京生産的唯一的品牌自行車。

 

北京最早的自行車廠,是1960年在朝陽門外大街關東店成立的自行車廠,後來改稱北京自行車一廠、北京自行車總廠,北京最早生産的自行車叫“火炬牌”。上世紀六十年代,北京“燕牌”縫紉機成為名牌産品以後,北京市輕工業局把北京自行車總廠生産的自行車更名為“燕牌”。到了八十年代初期,“燕牌”自行車年生産能力不足20萬輛,由於品質、外觀、耐久性趕不上“永久”、“飛鴿”、“鳳凰”等名牌,所以沒有成為北京的拳頭産品。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便停止生産了,此後北京的自行車生産企業相繼關閉。

 

儘管“燕牌”自行車只生産了20多年,卻使京城的許多家庭圓了“自行車夢”,它給人們帶來便利和快樂,更留下許多難忘的記憶。(戶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