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氣象組織舉行世界氣象日活動 為年底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提供數據支撐

海峽飛虹報道(駐瑞士記者張婧昊):3月23日是第55個世界氣象日,今年氣象日的宣傳主題是“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當天,在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總部舉行了紀念活動。

 

位於日內瓦的世界氣象組織秘書處總部23日舉行世界氣象日活動,今年以“氣候知識支持氣候行動”為主題,提出增強氣象知識在氣象行動中的比重。當天,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雅羅先生在致辭中指出,氣候變化對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有影響,“氣候變化與我們所有人都息息相關。從農業到旅遊業,從基礎設施到衛生,它幾乎對所有社會經濟部門都具有影響。它對水、食品、能源等戰略資源造成了衝擊。它減慢了可持續發展的速度甚至對之造成了威脅,這當然不僅限于發展中國家。不作為的成本是高昂的,如果我們不立即採取果斷行動,成本會更高。”雅羅説。

 

在今年的世界氣象日活動上,國際氣象組織發佈了2014年全球氣候狀況聲明。聲明顯示,2014年延續了過去幾十年一直持續的升溫趨勢,並已在名義上將2014年列為19世紀中葉開始現代儀器測量以來最熱的年份,證據表明是人類活動引起了全球變暖。

 

此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194個締約國就全球氣候變化協議正式談判文本達成一致,並以此作為今年年底法國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最後成果文件的基礎文件,力爭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一個新的全球協議。這將對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和減緩項目、計劃、政策和其他活動提供支持。

 

本次國際氣象日活動也是為年底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做準備,為其提供相關的氣候數據,國際氣象組織氣候預測與適應部門主管迪勒表示,大家都在密切關注,然而由於涉及內容眾多,目前還不能預測年底大會最終能取得什麼樣的結論,“此前,我們在日內瓦努力將談判內容形成文本,文本是年底巴黎氣候變大會進行討論的依據。各個國家將在這些文本的框架內進行討論,明確自己在未來的責任。但由於目前文本大約有80多頁,並且存在許多不同意見,還有許多工作要在11、12月份去做,因此在此之前我們還並不能確定結果是怎樣的。”迪勒説。

 

關於中國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以及在應對氣候變化所帶來的影響中所做的貢獻,世界氣象組織綜合觀測與信息系統司司長張文建認為是很積極的,“國內每年都有代表團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大會,因為中國現在對外的形像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同時各國在世界氣候變化談判中也對中國給予了很高的期望。實際上中國在這方面起到了很大的領頭作用,中國的態度也一直是明朗的。今年可以樂觀地看到,上次習主席與美國總統達成的關於排放的聲明,那是從中國領導人發出的最強的信息,也就是説中國要在氣候變化方面作積極的引導者、主動的行動者,因為這件事情不光對世界有利,對中華民族有利,對我們國民經濟的結構調整有利、也對可持續發展有利。從上次中美高層的協議角度來看,我已經看到了很強的信號。”張文建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