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官員“原住民不是炎黃子孫”言論引發爭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3-27 10:44:04 | 來源: 環球時報 |
台灣“原住民族委員會主委”林江義26日否認原住民是炎黃子孫,稱這是把南島語系和漢藏語系混在一起。此番言論在島內引發爭論。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民進黨“立委”陳其邁26日在“立法院”詢問出身阿美族的林江義,原住民族或阿美族是否為炎黃子孫。林江義回答稱,如果勉強把原住民變成炎黃子孫,在人類學家和語言學家看來,都是不可思議的答案。至於新黨主席郁慕明將率台灣原住民代表前往大陸參加黃帝清明公祭,林江義稱,這個問題很嚴肅,從原住民歷史縱深看,要他們前往大陸祭拜,很多人不會認同,可能前往的原住民中祭拜者少,交流、觀光者多。
台灣原住民問題由來已久。清朝時期,把台灣的土著居民稱作“平埔番”和“高山番”,日據時期將“番”字改為“族”字,台灣光復後又有“高山族”和“山胞”的稱謂。1994年李登輝在公開講話中正式使用“原住民”,同年“國民大會”通過決議,以“原住民”一詞取代常用的“山胞”。2000年,陳水扁在競選中提出“原住民族”一詞,宣稱“原住民族”與臺當局的關係是“準國與國關係”。島內近年出現的所謂“原住民族源(南島民族)不同於大陸漢人族源”的觀點,只是為綠營“去中國化”提供幌子。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研究員楊立憲26日告訴《環球時報》,台灣原住民的來源有兩種説法:一種是遠古時候,大陸和台灣大陸架還連在一起,原住民是從大陸過去的;還有一種説法是原住民是來自馬來半島的人。由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加上李登輝和陳水扁等人的“去中國化”,很多人把自己和祖國大陸同胞對立起來,這是政治上的原因。此外,原住民在台灣土地生活的時間更久,“炎黃子孫”的概念可能有些淡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從廣義上講,中華民族的概念並不一定是指漢族;凡是在中國土地上生活的所有民族,都是中華民族。【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崔明軒 環球時報記者 蘇靜】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