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銘傳大學:學以致用方為本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5-03-27 14:48:08 | 來源: 寧夏日報 |
拍拍手或是發出喊聲,投影在墻面上的動漫遊戲就會聞聲而動,比用滑鼠或按鍵操控還要靈敏。過道墻面上挂著一幅幅精美的動漫人物海報。吸引眼球的還有各種款式的電動代步車,造型獨特的創意文具……3月26日,寧夏參訪團一行走進台灣銘傳大學桃園校區,在該校設計學院,學生們正在上實踐課。大家看到的這些作品正是出自在校學生們之手,其中部分設計作品已完成了與市場的對接。
“我們的學生所學,目的就是要在第一時間實現與社會的對接,一齣校門即可為社會所用。”銘傳大學大陸教育交流處處長劉廣華説,學校專門設置有前程規劃處,在學生入校後,即會幫助學生準確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逐步明確就業目標,從而幫助學生設計職業規劃與定位。然後根據學生確定的職業方向選擇大學所學的具體課程。
銘傳大學的前身是銘傳女子商業專科學校,由包德明博士與丈夫李應兆博士于1957年創辦。校名是為了紀念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58年來,學校秉承“人之兒女,己之兒女”的教育理念和“誠、樸、敬、毅”的校訓,為社會培育了13萬名各類優秀人才。
學生在校學有所獲,畢業後才能學以致用,學生就業率達到97%以上。銘傳大學十分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培養社會所需之才一直是銘傳大學努力追求的目標。比如設計係,重視基礎專業技能、創新設計與數字科技的整合以及理論與實務的訓練,以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創意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順應時代潮流的商品設計專業人才。
學生畢業後,銘傳大學的“職責”仍未終結。“學校要對每一位學生進行相當長時間的追蹤,定期與學生所在企業進行滿意度調查,聽取企業反饋,學生在校所學課程是否真正能為企業、産業所用。根據存在的不足或欠缺,我們會再進行課程設置的調整。”劉廣華説。
學校還充分利用各項教學相關活動與業界信息、技術接軌,以符合業界未來發展所需。“例如與文具廠商進行合作,像這款不倒翁筆筒創意文具就頗受廠商青睞,我們的學生一設計出來,廠商就立即投入生産,市場反響很好,遠銷歐洲。”商品設計係駱信昌副教授介紹説,“我們的産學合作已進入良性循環。不少學生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根據企業實際所需,再回到學校與老師進行溝通,提出設計構想,設計完成後,即可投入生産。”
“因此幫助學生做好學業及職業規劃,將有助於幫助他們清晰定位,職業生涯可以更順利,也將更有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劉廣華説。(記者 房名名 王建宏 左鳴遠)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