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影響世界華人盛典”4月3日揭幕

中新網4月2日電 “2014-2015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將於4月3日晚在清華大學新清華學堂揭幕,頒出十一樽大獎。

 

據悉,“2014-2015影響世界華人盛典”由鳳凰衛視和鳳凰網發起,聯合海內外數十家知名華文媒體和機構共同主辦,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之中給世界帶來影響的華人面孔。登上本年度“影響世界華人”榜單的分別是獲頒“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的“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和國學大師饒宗頤,以及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提名的科學家何大一,氣象學家王斌,北京援非醫療隊,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中國跳水隊,“木球之父”翁明輝、女高音歌唱家和慧、芭蕾舞蹈家譚元元和為建築帶來革新創造的大學生裘嘉毅。

 

為華人正能量點讚

 

在過去的八年,已經有90余位被全球華人公認的、成績卓越的華人精英先後登上華人盛典的舞臺,儘管他們來自不同的領域,但他們同樣是華人世界的正能量;儘管他們自認為只是在一片“小”天地內執著打拼,但他們同樣是影響時代的“大”人物。

 

今年的盛典,延續歷屆評選規則,經過來自主辦機構的百名資深媒體人的嚴格篩選,在科學研究、公共事務、競技體育、文化藝術和希望之星五個領域內推選出“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和“影響世界華人大獎”。

 

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是“中國氫彈之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用畢生心血傾注于祖國氫彈事業中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于敏,以及著作等身、在敦煌學、甲骨學、詞學、史學、目錄學、楚辭學、考古學、書畫等八大門類均有卓越造詣的國學大師饒宗頤。

 

科學研究領域的被提名人是三十多年堅持與艾滋病鬥爭的國際著名艾滋病專家、艾滋病雞尾酒療法發明人何大一;2015年度卡爾•古斯塔夫•羅斯貝獎章獲得者,也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首位獲得這一國際大氣科學界最高榮譽的氣象學家王斌。

 

公共事務領域的被提名人是用五十年時間將華人的大愛傳遞到全球五大洲,在慈善、醫療、教育、人文、國際賑災、骨髓捐贈、社區志工和環境保護八項志業中做出卓越貢獻的證嚴法師暨慈濟基金會;把青春、熱情,甚至生命留在廣袤非洲,在埃博拉疫情肆虐、他國派駐人員紛紛撤離的情況下,仍毅然堅守在疫區的北京援非醫療隊。

 

體育競技領域的被提名人是傾注全部心力和財力,發明木球並將其從台灣推廣至世界,讓這項由華人創造的體育項目享有國際影響力的“木球之父”翁明輝;從1974年到2014年,延續參加亞運會以來金牌一枚不失紀錄,從1984年參加奧運會以來,累積為中國軍團貢獻33枚金牌,堪稱“中國體育王牌中王牌”的中國跳水隊。

 

文化藝術領域的被提名人是迄今為止唯一同時受邀在世界六大頂級歌劇院擔任主角的中國歌唱家,被讚譽為“世界第一阿依達”的女高音歌唱家和慧;十五歲名揚世界,被認為是中國培養出的最優秀的芭蕾舞蹈演員,也是到目前為止世界頂級芭蕾舞團中唯一的華裔首席演員的著名芭蕾舞蹈家譚元元。

 

頒授給青少年的希望之星大獎由英國皇家註冊建築設備工程師協會(CIBSE)主席獎的首位華人獲獎者、剛剛從寧波諾丁漢大學畢業的大學生裘嘉毅獲得提名。他創造性地用計算機模擬了在倫敦地區地源熱泵系統所能發揮的潛力,為人們開闢了建築創新和節能的新思維。

 

緬懷+提問:表達敬意的特殊方式

 

每年的華人盛典,在為當年影響世界的傑出華人喝彩時,也會設置“緬懷環節”,向那些在過去一年中隕落的華人瑰寶級人物致敬。

 

今年的盛典將在現場緬懷剛剛故去的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這位祖籍廣東的客家人,使新加坡用了不到40年時間躋身發達國家。身為華人,他浸潤過儒家思想,為新加坡探索的小國生存之道,也被大國思考、借鑒。他數十次訪華,為中新關係的發展傾注心血,他對中國的內政外交的獨到見解令人印象深刻,並且是最早看好“中國崛起”的著名政要。在過去一個世紀和我們正經歷的這一個世紀,李光耀都無疑是影響了世界的華人傳奇。

 

延續往屆傳統,盛典當晚,聯合主辦機構中的北京青年報、中國新聞社、新加坡聯合早報、明報、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星洲日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香港文匯報、世界日報、亞洲週刊的代表也將向所有獲獎嘉賓提問,通過智慧交鋒,與他們分享觀點與感觸。

 

由吳小莉、鄭浩、竇文濤、許戈輝、陳魯豫、胡一虎、陳曉楠、盧琛、尉遲琳嘉、田川、田桐、萬俊組成的豪華主播陣容將亮相盛典現場,聯袂主持頒獎禮。

 

據悉,鳳凰衛視中文臺、歐洲臺、美洲臺和鳳凰網將於4月4日21:40向全球播出頒獎禮盛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