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對台灣政治人物意味著什麼?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04-22 09:46:2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馬英九曾經説過二百遍不選台北市市長,最後還是參選,朱立倫雖然沒有説百遍不選2016,但至少也説了數十次不選,就是沒有人相信是真的,因此綠營説朱立倫是馬英九2.0,且藍營從菁英到支持者都認為朱立倫最終還是會選,可見“政客無誠信”深植民心。
朱立倫上臺,對國民黨“立委”初選制度變革,丟出所謂考核制,就像初選前的預賽,至於第二階段,則照舊採取全民調。現任“立委”對這樣的改變卻認為,黨內初選只是徒具形式,黨中央的權力才是最終決定者。
商鞅變法首要,就是取信於民!有一天早晨,他讓人在京城南門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桿,並告示:“誰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口,就賞十兩黃金。”圍觀者眾多,但都不相信此事當真,所以沒有人來扛這根木桿。到了下午,又貼一張公告:“誰把這個木桿扛到北門口,賞五十兩黃金。”這時,有一個人向前彎腰,把木桿扛起來,當那個人把木桿放在北門口,商鞅果然賞他五十兩黃金。“徙木立信”的示範作用,讓秦國變法順利進行,並讓秦國富強起來。
民進黨的初選制度雖不盡完善,但公開透明,只要透過初選制度,就會被提名,不問背景,雖黨內競爭十分激烈,但初選結束勝敗者均接受此結果。
朱立倫在一般的行程採訪中,甚至脫口説出:“我不參選2016,這樣可以嗎?”這是不是他正式宣佈退出角逐2016年的“大位”?黨內遲疑或支持者卻只解讀“這樣可以嗎?”並認為是情緒性發言,但對“我不參選2016”視若無睹。
國民黨參與黨內初選者,重心均放在爭取黨中央關愛的眼神,過去馬家軍的子弟兵只好易主轉向,賣力演出“拱朱大戲”,更加碼來個“黃袍加身”。
誠信對政治人物可以無價,也可能十分廉價,很多政治人物拿誠信換取一時的權威,當誠信變成一文不值時,政治人物的權威一戳即破。(海峽導報特約評論員、台灣兩岸政策協會秘書長洪耀南)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抵達莫斯科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週年慶典2025-05-08
- 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部省際工作會議在福州舉行2025-05-08
- 傳承英雄血脈 捍衛公平正義——習近平主席署名文章引發俄羅斯各界熱烈反響2025-05-08
- 民進黨又搞“去蔣化” 兩蔣“陵寢”要被改名2025-05-08
- 中國代表呼籲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成果2025-05-08
- 賴清德執政一年表現如何?台灣民眾竟用這四字來形容2025-05-07